中医药发展面临的困惑及对策
2021.10.08中医药发展面临的困惑及对策
一、中医药的特色与优势
中医药作为中国传统医药学的统称 ,距今已有几千年的发展历史,经过几千年的临床实践 ,证实了中医药无论是在治病、防病,还是在养生保健上,都是确凿有效可行的。中华民族能够在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生生不息、繁衍壮大,中医药独到的优势起到了不可替代、不可磨灭的作用。
1.辨证论治,强调个体化用药
(1)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诊治疾病的基本原则,是中医学对疾病独特的思维方式和诊疗方法。
(2)辨证论治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宏观调控的目的。因为“证”既反映局部病变,又反映全身状态,对证而立法组方进行的治疗对病因、病位等都有较强的针对性,因而最有可能获得较好的综合疗效。
(3)辨证论治的又一大优越性在于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治疗的灵活性。按照有是证用是药的原则,可以异病同治,也可以同病异治,可以极大地丰富临床治疗学的内容。
2.强调治未病,重视疾病预防
中医学历来强调治未病,重视疾病预防。
(1)中医学提出了调精神情志、避惊恐喜怒、忌忧伤怒思、调饮食五味、慎起居、适劳逸、选择居住环境等主张,并进行药物预防和人工免疫。
(2)历代医家还在实践中创立了气功、导引、五禽戏、太极拳、八段锦、易筋经、中草药预防疾病等健身防病方法,为促进民众健康及预防医学的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3.强调微观识病,重视具体调治
(1)强调微观识病
中医以望、闻、问、切“四诊”为诊查疾病的主要手段,在这一诊查过程中要了解、观察和掌握不同疾病的每一细微变化,如对舌象的观察就要诊视舌体胖瘦、舌体形态、舌苔厚薄、颜色润燥与腐腻;对脉象要分辨脉体、脉率及部位深浅;小便要分清、浊、白、黄、赤等不同颜色;痰液要看稠、稀、黄、白或带脓血等不同状态;看面色要区分红润、 苍白、紫黯、萎黄等等。医生就是根据这些微观变化来对病症做出诊断,对病症性质、轻重、久暂、深浅、病位做出判定,从而确立相应的治法,选择不同功效的方药组合或采取针灸、手法等具体措施治疗。
(2)重视具体调治
中医学的立法、组方、用药都是针对这些具体病变的,每一法都有具体作用,每一方都有实际功效,每一药都有各自真实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和适应证候,如黄痰用川贝,白痰用浙贝;尿黄用竹叶,尿血用小蓟;便脓用白头翁,便血用地榆,便秘用大黄等等,均法有所对,药有所指。
中医学真正的疗效学优势正是在强调微观识病,重视具体施治这一理念指导下取得的,在疾病治疗过程中,治法丰富多彩,方药灵活变通,几乎对疾病的所有细微病变都有明确针对。
二、中医药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困惑
由于社会、历史等原因 ,在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 ,中医学不断受到冲击和挑战 ,在发展中面临许多问题和困惑。
1.中医理论的模糊性
正是由于中医理论中的模糊性,导致了“心中了了,指下难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等问题存在,以至于它的现代化发展常给人一种滞后的感觉。
(1)脏腑形态结构与功能活动的模糊性
如中医学所说的心,不仅仅指现代医学中的心脏,同时也指心的主血脉、藏神的功能,这种形态结构的模糊性势必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其生理功能的模糊;有关水液代谢的肺、脾、肾及三焦等脏腑,四个脏腑的在人体水液代谢方面,是如何发挥通调、运化、主水及决渎作用的,且四者之间又有怎样的区别和联系等等,这些都是模糊的。
(2)临床症状的模糊性:如舌质的老嫩、舌质的颜色、舌体的胖瘦、舌苔的厚薄、润燥;脉象的浮沉、迟数;疼痛的程度;痰量的多少;小便的清长与短赤;口不渴、口渴、口渴欲饮、渴不欲饮等;面色的红润、萎黄、㿠白等。
2.缺乏中西医结合的理论基础
自从西方医学传入我国,医家们就在不断探索两者结合的道路,虽然中西医结合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关于中西医结合的思路至今尚无清晰的认识,在学术上还没有形成突破,没有新理论、新学说的形成,尚处于“结而未合”状态。
目前中西医结合的现状:
(1)对疾病进行西医诊断的同时, 再结合中医辨证, 即西医辨病, 中医辨证。
(2)通过对中药及有效方剂的药理研究, 得到该药或该方对人体状态(主要是疾病状态)的资料后, 在西医诊断下运用该药或该方。
(3)用现代医学的一些理论, 来解释中医理论。
(4)运用现代技术研究和开发传统中草药方面。
这些结合方式或多或少地存在着某些问题,能否算真正的中西医结合尚有争议。而缺少完善的中西医结合基础理论体系来指导中西医结合工作,是造成中西医结合现状的根本原因。
3.多学科交叉研究不够
诺贝尔奖是世界上公认的影响力较强的科技奖项之一,20 世纪诺贝尔自然科学奖中,有 134 项隶属于学科交叉研究领域,占获奖总数的 41. 1%,表明学科交叉研究在解决当代重大科学问题中意义重大。
自然科学发展史证明, 一门学科的发展除了其自身的理论外,还要有与之密切相关的支持学科。中医学在新时期的进一步发展,实现中医的现代化、中西医的结合等,均需要结合一些新兴学科如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以及超循环理论等,才能更好地认识生命;应结合现代生物学、化学、物理学等基础学科的最新进展,借鉴现代数学及其衍生的理论和方法,吸收现代人体生命科学和医学的研究成果,运用现代的科技方法,尤其是信息技术手段,逐步实现对中医的现代语言描述。
只有对生命有更深刻的认识、实现对中医的现代语言描述,才能更好地在新时期继续发展和完善中医学,而且随着这些基础学科以及边缘学科的发展,中医学在哲学认识论以及方法论上的正确性以及先进性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科学理论的支持。我们相信随着多学科交叉研究在生命科学领域的不断深入,古老的中医学与全新的生命科学理论相结合,将从一个更高的层次上认识生命、认识中医学,更好地指导中医临床,为人民的健康服务。
4.现代医学对中医的冲击
西方医学的传入百余年间,逐渐在中国的医疗市场上占据了话语权,对中医学产生了一定的冲击性。
(1)现代医学对中医的批判,试图用现代科学的理论体系证明中医是“伪科学”,而事实上这一举措也的确使中医陷入了步履维艰的境地,
(2)西医对医疗市场的垄断,西医院在数量、规模等各方面较之中医院都占据了明显优势,不少综合性大医院干脆取消了中医病房,硕果仅存的中医院也大都“西化”严重,中医实际上成为了西医的配角。
(3)医疗对象就医理念的改变。调查显示,绝大多数百姓认为西医是临床上的“金法则”,患病时会首选到西医院进行诊疗,而中医则代表“落后”与“低端”。一旦这种“惟西医至上”的思维形成惯性,那么中医的市场会越来越小,这是中医将要面临的具有毁灭性的潜在危机。
5.社会对中医的认识存在误区
由于中医学基础理论晦涩难懂,而面向大众的科普、宣传不足,导致很多人对中医缺乏认识, 甚至为数较多的人对中医有很大的误解。 正因为这样, 有许多所谓的“江湖术士”和游医骗子打着中医的旗号, 什么“老中医, 包治百病 ”、“中药一包灵”等, 到处招摇撞骗, 使许多民众上当受骗, 蒙受财产甚至生命健康的损害, 这也严重损害了中医的形象,让大众对中医逐渐丧失信心。
二、中医药发展的对策
1.加强与基础学科的对话
“中医不能唱只有自己等听懂的歌”,中医要发展,应结合现代生物学、化学、物理学等基础学科的最新进展,借鉴现代数学及其衍生的理论和方法,吸收现代人体生命科学和医学的研究成果,运用现代的科技方法,尤其是信息技术手段,逐步实现对中医的现代语言描述,为中西医结合的实现提供可能。
只有实现了中医的现代化、标准化、客观化、量化,中西医结合才能真正实现理论上的融合,中医药学才能真正的畅通无阻的走向世界,造福人类。
(1)中医与数学
一门学科欲被世界所认可,其数理语言的表述是把标尺,中医也不例外,马克思曾说:“一种科学只有在成功地运用数学时,才算达到了真正完善的地步”,利用数学这一有力的工具,可以进一步完善中医学理论,以推动中医药现代化的尽快实现。
(2)中医与物理学
(3)中医与化学
2.建立完善的中西医结合的基础理论体系
(1)中西医结合的可行性
①从认识的一元论来看,同一认识对象的真理只能是一个。
②从认识的对象和承担的任务来看,两种医学都是以认识人类自身为对象,以防治疾病,提高人口素质及健康水平为奋斗目标。
③从中西医学的差异看,正是这种差异开辟了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新领域,并有可能开通两者之间统一的道路
④从中西医结合的成功经验和成果来看,中西医结合也具有可行性。
⑤像其他自然科学学科一样,中西医结合是符合医学发展规律的。它能满足中西医学发展的互补需要,是医学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2)中西医结合理论体系的特点和要求
中西医结合是指中西医、药学理论与方法的有机结合与发展。虽源于中西医,但又不完全等同于中西医,是一门新的医学理论体系。
①理论的通融性:中西医结合后应该有一套完整而系统的科学理论体系。
②诊断的客观性:对各种疾病均能做出客观的诊断,全面地反映人体局部与整体的病理现象。
③诊断的最优性:鉴于中西医结合的理论水平与科学方法的基础所在,它不仅能够创立最优的治疗方法,取得最佳治疗效果,还能从质与量的差异上体现出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优越性。
3.坚持中医研究,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1)继承是中医药学发展的基础
《素问·举痛论》中“善言古者,必有合于今”
任继学先生提出“继承是创新的源泉”
(2)创新是中医药发展的时代需求
(3)“ 继承而不泥古, 创新而不离宗”
4.坚持走突出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发展之路
中医药特色和优势是中医药的根本特征,是中医药的灵魂,是中医药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是中医学区别于其他医学所表现出来的独特的色彩和风格。
(1)保持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意义
保持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是中医药自身发展的需要,是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需求的需要,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是服务国计民生的需要。
(2)如何具体保持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
①要鼓励多模式发展,建立完善中医药特色优势突出的中医服务网络;
②探索多模式的人才培养途径,大力提高中医药人员的中医药技术能力;
③调整思路方向,突出为临床服务,探索符合中医药特点的科研模式;
④加强法制建设,探索建立符合中医药发展规律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