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之路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徐展望教授 传承之路 详细

传承之路2

2023.02.15
来源部门:

徐展望教授1982年于山东中医学院中医系本科毕业,医学学士。于2009年湖北中医学院中医骨伤科学研究生毕业并获医学博士学位。本科毕业至今,在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骨科从事临床、教学、科研工作。1982.12-1987.7 任助教、医师, 1987.7-1994.10 任讲师、主治医师,1994.10-2005.10任副教授、副主任医师,2005.10- 今任教授、主任医师。

1987年2月-1988年2月在贵阳中医学院、天津医院进修骨科基础、创伤骨科,1993年4月-1994年3月在北京大学三院进修脊柱外科,1995年8月-1996年3月在解放军89医院进修显微外科。曾在香港玛丽医院(关节重建外科)、新加坡国立大学(脊柱显微外科)、上海同济大学附属十院(颈椎显微外科)等进行短期培训。

做为骨科主任和学科带头人,能够团结科室同志,以医院东院区建设为契机,将以往的综合大骨科运行模式,改变为骨科亚专业分化的运行模式,做到人有优势有特长,科无短板无弱项,既能充分发挥每一人的技术优势和爱好,有避免了无序竞争。通过四年的运行,骨科综合实力、技术水平、科研能力、学科建设和人才梯队建设等均取得显著进步。2008年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建设单位,2011年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临床重点专科,山东省教育厅重点学科。

近五年来,在完成繁重临床工作的同时,针对临床疑难问题开展科研工作。2011年主持完成的“骨缺损修复的组织工程学研究”课题,获山东省科学技术二等奖(首位),山东中医药科技奖一等奖两次。现主持省自然基金课题1项,结题1项,省自然重点项目1项。完成全国精编教材、规划教材5部,其中主编1部,副主编2部,填补了骨科高等级教材编写的主编空白。

山东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成立于20世纪50年代,建院初期,汇集了来自全省各地的一大批优秀中医人才,院内名医荟萃,流派纷呈,学术气氛甚为浓厚。徐展望教授毕业来院工作之时,这些名老中医大都健在,形成了一个十分强大的学术群体,为他系统学习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创造了难得的机会。一部分已谢世的名老中医也都留下了宝贵的医案、医话选集,从一些复诊病人的病历上也还能看到他们的诊疗实录。尹常健以随诊、请教、抄录、笔记等形式系统整理、学习了曹贻训等名老中医的医案、医话、医论,得到极为深刻的教益,领略了老一辈名中医辨证论治的纯熟技巧和匠心独运的治疗特色,在临床学习实践中不断加深、加强了他对以往在校学习期间所学中医理论知识的理解,逐渐从空泛到充实,这一互为印证的过程更使他领悟到中医学的博大精深和丰富的科学内涵,从而愈发坚定了他献身中医临床事业的信念。

医者仁也。以仁爱之心悲悯之心行医,以精湛医术为患者解除病痛,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效果,是徐展望教授行医30余年一直奉行的理念和准则。以中西医结合取长补短扬长避短,针对不同病人不同病情不同阶段采用相应的理法方药,充分体现中医辨证施治的精髓,以中医整体治疗和非手术治疗为第一选择,体现出深厚学术造诣和人文关怀的和谐统一。以疾病、损伤发病的现代变化和治疗需求为依据,认真学习借鉴现代科学技术的新进展新理念,积极应用于临床实践。为广大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以获得更好的疗效。

“业精于勤,荒于嬉”。走上工作岗位的青年医师尹常健时常以此自勉,他为自己制定了严格的学习计划,白天参加病房或门诊工作,晚上和休息时间结合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刻苦攻读有关书籍和文献,找寻答案,反复印证,释疑解惑,认真做好读书笔记和卡片,学以致用。几年下来,积累了十几万字的读书笔记、诊疗记录和文摘卡片,对骨科常见病的诊疗常规、辨治规律等已能熟练掌握,为深入进行临床研究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徐展望教授于2009年遴选为博士生导师,已先后培养硕士研究生30余名、培养博士生10余名。“得天下英才而教之,乃人生之最大乐事”,徐展望教授在几十年的教育生涯中始终把教书育人视为最神圣的职责,他认为培养德才兼备的中医药后继人才事关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和前途,作为导师既要教书,又要育人,而要真正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培养出合格的优秀人才,首先要有高尚的师德,欲为良师,先修其德。

作为中医临床导师,徐展望教授认为,高尚的师德首先要体现为高尚的医德,“医为仁术,厚德方可为之”。在长期的中医临床教学中,他爱岗敬业,坚持廉洁行医,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把对患者富于同情心、责任感作为对自己的根本要求,对工作认真负责,对病人态度和蔼,诊查耐心细致,使病人倍感温暖,也使学生们深受教育。同时他认为教会学生专业技术是重要的,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学生高尚的医德和责任感更是第一位的。

扫一扫,手机端浏览

患者服务
出诊信息
快速到达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