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学术思想
2020.04.15王东梅教授学术思想
王东梅教授临证近40载,治学严谨,求实创新。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形成了独特的学术思想。主要有:根据女性生理病理特点,形成了重肾、肝、脾与气血的学术观点;根据年龄与生理周期的不同阶段,强调不同年龄以及月经周期的不同时期分期用药的治疗观点;妇科出血性疾病抓虚、热、瘀的主要病因病机;临证重视疾病的诊断,治病必求“本”。
一、补肾为主,兼调肝脾
月经与孕育是女性特有的、最显著的生理现象。肾为先天之本,藏精,主生殖,“经水出诸肾”。肾气充盛则天癸泌至,月事按时,胎孕乃成,经、带、胎、产、杂各类妇科疾病的发生均与肾的功能失调关系密切。肝藏血,肾藏精,肝肾同源,精血互生,为子母之脏,同为月经和胎孕的物质基础。肝主疏泄,肾主闭藏,共同调节子宫,使其藏泻有序,月经和孕育正常。月经和胎孕的生理功能,均以血为用,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女性生理功能的正常活动有赖于脾的生化功能。因此,王东梅教授根据女性生理特点,形成了重肾、肝、脾的学术观点,常用补肾、调肝、健脾之法。通过填肾精、补肾气、温肾阳、滋肾阴,使肾精充,肾气盛,肾中阴阳平衡;通过疏肝解郁、清泻肝火、平肝潜阳,以及健脾益气,使肝气舒,脾气旺,气血和调,疾病得愈。
二、调理气血,以稳根基
气血是人体的基本物质,“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妇人以血为本,经、孕、产、乳以血为用;气为血帅,血为气母。气血是女性生理气血失调是妇科重要的病机。王东梅教授重视气血在女性生理、病理中的作用,常以补气、理气、养血、活血等法治疗用妇科疾病。
三、年龄周期,分时而治
女性一生按年龄分为不同的生理阶段,王东梅教授崇尚刘完素《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妇人胎产论》中 “妇人童幼天癸未行之间,皆属少阴;天癸既行,皆从厥阴论之;天癸已绝,乃属太阴经也”的学术观点,认为青春期妇科病多由先天肾气不足,育龄期多因肝郁血热,围绝经期则多是肝肾亏损或脾气虚弱,临床要根据不同的年龄段辨证有所侧重。
另外,月经是女性特殊的生理现象,其周期又分为月经期、经后期、经间期和经前期。月经期经血溢泻;经后期血海空虚,阴血渐生;经间期重阴转阳;经前期阳气渐盛,如此循化往复,周期方能正常,孕育才有可能。对于月经失调的治疗要根据周期的不同时段分期用药。
四、妇科出血,重虚热瘀
子宫出血是妇科最常见的症状,可见于妇科多种疾病。王东梅教授认为虚、热、瘀是导致妇科出血的主要原因。气虚不摄、血热所迫以及瘀血阻滞,血不归经都可导致出血的发生,故临证善用补气升提固摄、滋阴清热凉血、活血化瘀止血之法治疗妇科出血性疾病。对妇科疑难急重病崩漏,创新性的提出“肾—天癸—冲任轴不稳定,而以肾的功能不稳定为主,导致子宫蓄溢失常”的发病机制新论点。注重年龄发病因素,形成不同年龄阶段分别采取补肾、调补肝肾、滋肾泻火的治疗新思路。
五、寻根溯源,治病求本
王东梅教授认为,临床工作中,疾病的诊断是第一要务,望闻问切是医生必须熟练掌握的诊断疾病的基本方法。临床中,妇科疾病与内科或外科的某些疾病容易混淆,有时凭四诊尚不能完全做出诊断,还须通过一系列现代辅助检查技术排除他病,明确诊断后治疗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如西医学的垂体瘤、神经性厌食症可导致闭经;结核病可导致月经过少或闭经;肾上腺或甲状腺疾病可导致月经失调等。对于原发于内、外科的月经病,应进行专科治疗。同样,月经病亦可导致其他疾病。如闭经、崩漏等可导致不孕;月经过多、崩漏等可导致贫血。在古代文献中即有对因病而致经不调或因经不调而致他病的论述。如《女科经纶》说:“妇人有先病而后致经不调者,有因经不调而后生诸病者。如先因病而后经不调,当先治病,病去则经自调。若因经不调而后生病,当先调经,经调则病自除。”如崩漏一病以阴道不规则出血为主症,而阴道出血是多种妇科疾病的共有症状,器质性病变亦可表现为如崩似漏而误诊为崩漏,药物治疗效果差或无效;若将生殖器恶性肿瘤引起的出血误诊为崩漏,则延误治疗时机。因此,王东梅教授重视四诊与辅助检查相结合,治疗疾病需寻根溯源,排除他病,找出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