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阻(妊娠剧吐)中医诊疗方案
2022.07.22恶阻(妊娠剧吐)中医诊疗方案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妇科王东梅名医工作室
一、病名
1.中医病名:恶阻(TCD编码:BFR010)
2.西医病名:妊娠剧吐(ICD-10编码:021.900)
二、诊断标准
1. 中医诊断标准
(1)以早孕期频繁的恶心呕吐为主症。
(2)早期表现为频繁呕吐或食入即吐,甚则呕吐苦水或挟血丝,随着病情发展,可出现精神萎靡,身体消瘦,目眶下陷,严重者可出现血压降低,体温升高,脉搏增快,黄疸,少尿,嗜睡和昏迷等危象。
2. 西医诊断标准
(1)主要条件:①每日呕吐≥3次;②尿酮体阳性;③体重较妊娠前减轻≥5%。
(2)次要条件:①血红蛋白水平及红细胞比容升高;②血清钾、钠、氯水平降低;③血清二氧化碳结合力降低;④肝肾功能异常;⑤视神经炎及视网膜出血;⑥出现特殊并发症,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或Wernicke脑病。
同时具备主要条件或兼次要条件1项或多项,即可诊断妊娠剧吐。
三、中医辨证
1.脾胃虚弱证:妊娠期间,恶心呕吐清水、清涎或饮食物,甚或或食入即吐;口淡,脘腹胀满,神疲思睡,纳差便溏;舌质淡、苔白润,脉缓滑无力。
2.肝胃不和证:妊娠期间,呕吐酸水或苦水;胸胁胀满,嗳气叹息,心烦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滑。
3.气阴两虚证:妊娠期间,呕吐剧烈,甚至呕吐咖啡色或血性分泌物;精神萎靡,身体消瘦,目眶下陷,发热口渴,唇舌干燥,尿少便秘。舌红无津、苔薄黄而干或花剥,脉细滑数无力。
四、入院指征
凡临床确诊为恶阻者,可收住院治疗。
五、治疗方案
(一)辨证论治
(1)脾胃虚弱证
治法:健脾和胃,降逆止呕
方药:香砂六君子汤加减。
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制半夏、陈皮、木香、砂仁、生姜、大枣。王东梅教授指出,恶阻病人服中药多困难,可在上方中加梨、姜、枣切片,共煎。
若脾胃虚寒,症见呕吐清涎,形寒肢冷,面色苍白,酌加丁香、白豆蔻以增强温中降逆之力。
若脾虚挟痰浊,症见胸闷泛恶,呕吐痰涎,舌淡苔厚腻,脉缓滑,方用小半夏加茯苓汤加白术、砂仁、陈皮。
制半夏、生姜、茯苓
若兼痰热者,酌加竹茹、黄芩清热化痰止呕。
(2)肝胃不和证
治法:清肝和胃,降逆止呕
方药:加味温胆汤加减。
陈皮 制半夏 茯苓 甘草 枳实 竹茹 黄芩 黄连 麦冬 芦根 生姜
若呕甚伤津,口干,舌红者,酌加石斛、玉竹以养阴清热;便秘者,酌加胡麻仁润肠通便;若心烦不得眠,酌加炒山栀、酸枣仁清热除烦。
(3)气阴两虚证
治法:益气养阴,和胃止呕
方药:生脉散合增液汤加陈皮、竹茹、芦根。
人参、麦冬、五味子、生地、玄参。
若呕吐带血样物者,酌加藕节、乌贼骨、乌梅炭养阴清热、凉血止血。
(二)中医特色疗法
1.穴位贴敷:制吴茱萸、姜半夏研成细末,以醋汁调成糊状,贴敷于双侧足三里处。每次贴敷6-8小时,每日1次。适用于保胎过程中出现恶心、呕吐的患者。
耳穴压豆:将王不留行籽贴于小块胶布中央,对准脾、胃、肝等耳穴紧贴并稍加压力,使患者耳朵感到酸麻胀或发热,嘱患者每日自行按压数次。
(三)西药治疗
根据患者电解质、尿常规等测定结果
1.补液:5%或10%葡萄糖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平衡液;加入维生素和氯化钾,如维生素C、维生素B6、复方维生素(荃维之)。
2.静滴碳酸氢钠溶液:适用于合并代谢性酸中毒者。
六、生活护理和心理疏导
1.饮食调理:呕吐严重时禁食水,病情好转后从流质或半流饮食逐渐过渡到普通饮食,饮食宜清淡,少食多餐,忌辛辣肥腻之品。
2.情志调理
(1)重视情志护理,避免情志刺激。
(2)加强疾病常识宣教,正确认识疾病,学会心理的自我调节,避免焦虑、紧张、抑郁等不良情绪,保持心情舒畅。
七、疗效评价标准
2021年应用该诊疗方案治疗住院患者10例,治愈3人,好转5例,总有效率80%。分析原因,部分患者入院时病情较重,黄疸、少尿,少部分患者主动要求终止妊娠,可能减低了有效率。
八、存在的难点
患者恶心、呕吐症状伴随时间久,如何减轻患者痛苦,需寻求更好的办法。
九、针对难点的中医治疗思路
在健脾和胃,降逆止呕基础上,多采用穴位贴敷或耳穴压豆等中医外治疗法,同时关心患者,做好心理疏导,缓解其焦虑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