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经化瘀法治疗原发性痛经( 寒凝血瘀证)即时止痛的临床研究
2022.07.22
温经化瘀法治疗原发性痛经( 寒凝血瘀证)即时止痛的临床研究
马 青1 ,刘少玲2 ,师 伟3 ,王东梅3*
( 1. 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 济南 250355;
2. 山东省烟台市烟台山医院,山东 烟台 264000; 3.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东 济南 250014)
摘要: 目的 以即时止痛为主要疗效指标,探讨温经化瘀法治疗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 90 例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中药冲击组、中药常规 + 穴位按压组、西药组各 30 例,分别通过香延止痛方配方颗粒冲击给药、香延止痛方配方颗粒常规给药 + 穴位按压和布洛芬治疗,连续 3 个月经周期,停药后随访 3 个月经周期,观察对比临床疗效。结果 中药冲击与中药 + 穴位按压两组均能明显缩短患者腹痛时间、缓解伴随症状,效果优于西药( P
< 0. 05) ; 在改善患者腹痛程度和即时止痛疗效方面与西药相同( P > 0. 05) ; 停药后随访 3 个月经周期,中药冲击与中药
+ 穴位按压两组在腹痛疗效、中医证候积分方面,疗效均优于西药组( P < 0. 01) 。结论 香延止痛方中药冲击法与中药 +
穴位按压法对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证有显著疗效,可改善腹痛程度及中医证候。
关键词: 原发性痛经; 寒凝血瘀证; 香延止痛方; 中药配方颗粒; 冲击治疗; 穴位按压; 即时止痛
DOI 标识: doi: 10. 3969 / j. issn. 1008-0805. 2016. 12. 043
中图分类号: R24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8-0805( 2016) 12-2946-03
Clinical Study of Instant Pain Relief on Treatment of Primary Dysmenorrhea of the Type of Hanning Blood Stasis with Wenjinghuayu Treatment
MA Qing 1 ,LIU Shao-ling2 ,SHI Wei3 ,WANG Dong-mei3*
( 1. Shando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Ji 'nan Shandong,250355,China; 2. Yantaishan Hospital,Yantai Shandong,264000,China; 3.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hando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 nese Medicine,Ji'nan Shandong,250014,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Wenjinghuayu Treatment on primary dysmenorrhea of the type of Hanning blood stasis,regarding immediate pain relief as the primary efficacy endpoint. Methods Select the 90 cases with primary dysmen- orrhea of the type of Hanning blood stasis,divided randomly into three groups such as the impact of TCM group ( 30 cases with Xiang Yan Zhi Tong Prescription formula particles impact the administration) ,TCM and acupressure group ( 30 cases with Xiang Yan Zhi Tong Prescription formula particles and acupressure routine administration) ,western medicine group ( 30 cases with ibu- profen) . Three months of continuous treatment are cycle,observe and compare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the three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he treatment. Results The duration of pain in the impact of TCM group and the TCM and acupressure group was reduced while the TCM syndromes were improved,which were superior to those in the western medicine group ( P < 0. 05) . The abdomi- nal pain effect and the immediate pain relief time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and the differences of the three groups were not sta- tistically significant ( P > 0. 05) . The abdominal pain efficacy and symptom score of three menstrual cycle follow - up after treat- ment in the impact of TCM group and the TCM and acupressure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western medicine group ( P <
0. 01) . Conclusion The shock therapy of Xiang Yan Zhi Tong Prescription and TCM and acupressure method on Hanning stasis syndrome of primary dysmenorrhea have a significant effect,can improve the degree of pain and TCM syndrome and improve the o- verall efficiency of the treatment.
Key words: Primary dysmenorrhea; Hanning stasis syndrome; Xiang Yan Zhi Tong Prescripti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 cine formula particles; Shock therapy; Acupressure; Immediate pain relief
原发性痛经( Primary Dysmenorrhea,PD) 是最常见的妇科疼 痛性疾病,严重危害女性的身心健康,影响其正常的学习工作。
国外报道痛经的发病率为 43% ~ 90% ,其中重度痛经约占 18% ,
收稿日期: 2016-03-21; 修订日期: 2016-09-20
基金项目: 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 No. 2015GSF119010)
作者简介: 马 青( 1989-) ,女( 汉族) ,山东枣庄人,山东中医药大学在读博士研究生,硕士学位,主要从事女性生殖内分泌研究工作.
* 通讯作者简介: 王东梅( 1958-) ,女( 汉族) ,山东龙口人,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学位,主要从事女性生殖内 分泌研究工作.
10% 的原发性痛经患者每个月有 1 ~ 3d 无法正常工作[1]。长期严重 PD,常导致经血逆流,明显增加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的发生率,使不孕症风险明显增加。因此,防治原发性痛经一 直是妇科领域关注的重点及攻关研究的热点。本研究遵循温经 化瘀法,以中药香延止痛方配方颗粒冲击性给药,或加局部穴位 按压,观察其对 PD 寒凝血瘀证的即时止痛临床疗效。
1 临床资料
1. 1 诊断标准
1. 1. 1 中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文献[2,3] 有关痛经诊断标准的内
0. 3g × 20 粒,中美天津史克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10900089)
0. 3g,早晚各 1 次,痛止停服。
以上三组治疗方法均连用 3 个月经周期。
容拟定: 月经初潮后 1 ~ 2 年的青春期少女或未生育的年轻妇女, 2. 2 观察指标及方法
行经前后或经期出现下腹疼痛、坠胀,伴腰酸或其他不适,影响生 活和工作,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者。
1. 1. 2 寒凝血瘀证的中医辨证标准 参照文献[3] 中有关内容拟定: 经前或经期小腹冷痛拒按,得热痛减,经色紫黯而有瘀块,块下痛减,并兼有面色青白、肢冷畏寒、恶心、呕吐、腹泻、晕厥中 2 项或 2 项以上,舌黯苔白,脉沉紧。
1. 2 病例纳入和排除标准
1. 2. 1 纳入标准 ( 1) 符合以上诊断标准和中医辨证标准; ( 2)年龄在 16 ~ 35 岁、月经周期为 21 ~ 35d; ( 3) 近两个月未服用治疗痛经药物的患者。
1. 2. 2 排除标准 ( 1) 经检查因盆腔器质性疾病所致痛经者; ( 2) 合并有心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原发性疾病,精神疾病患者; ( 3) 过敏体质,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食物过敏,或对本试验用药已知成分过敏者; ( 4) 正在参加其他临床药物试验,或正在使用与本试验药物有类似治疗作用的药物者。
1. 3 一般资料 从 2014 年 9 ~ 12 月就诊于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妇科门急诊 PD 患者中选取 90 例符合寒凝血瘀证患者,采用随机单盲方法,用 SPSS17. 0 统计软件,生成随机数字表,按随机数字表将患者随机分为中药冲击组、中药常规 + 穴位按压组和西药组,每组 30 例。各组患者年龄、病程、病情等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 05) ,具有可比性。
2 方法
2. 1 治疗方法
2. 1. 1 中药冲击组 香延止痛方中药配方颗粒( 组成: 醋香附、醋延胡索、肉桂、干姜、盐小茴香、川芎、当归、白芍、肉豆蔻、蒲黄、没 药、赤芍、陈皮、甘草,由江阴天江药业有限公司提供) ,开水冲
2. 2. 1 腹痛程度 采用疼痛的定量方法 - 视觉模拟评分法( Vis- ual analogue scale,VAS) 。
2. 2. 2 即时止痛时间 记录从疼痛发作时给予冲击服药、穴位按压或口服西药到腹痛停止所用的时间。
2. 2. 3 腹痛累计时间 记录整个经期腹痛累计时间总和。
2. 3. 4 临床症状 包括月经的量、色、质以及兼证的变化。
2. 3 疗效评价标准 疗效指数 n = [( 治疗前积分 - 治疗后积分) / 治疗前积分]× 100% 。
2. 3. 1 腹痛疗效评价标准( VAS 评分) 痊愈: 治疗后经行腹痛消失,n 为 0; 显效: 治疗后经行腹痛明显减轻,66. 67% ≤ n < 100% ; 有效: 治疗后经行腹痛有所减轻,33. 33% ≤n < 66. 67% ;无效: 治疗后经行腹痛无明显减轻,n < 33. 33% 。
2. 3. 2 中医证候疗效判定 痊愈: 治疗后临床各症状基本消失, n≥95% ; 显效: 治疗后临床各症状明显减轻,66. 67% ≤n < 95% ;有效: 治疗后临床各症状减轻,33. 33% ≤n < 66. 67% ; 无效: 治疗后临床各症状无改善,甚至加剧者,n < 33. 33% 。
2. 4 统计学处理 采用 SPSS17. 0 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以 x珋± s、中位数( M) 、四分位数间距( Q) 表示,计量资料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 t 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以 P < 0. 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90 例患者均完成了临床观察,无一例脱落。
3. 1 腹痛疗效 三组治疗后均可减轻腹痛程度,经秩和检验,总有效率和愈显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 0. 05) 。见表 1。
表 1 腹痛疗效
痊 愈 显 效 有 效 无 效 总 有 效
服,每日 1 剂,分早晚 2 次服用,于经前 3d 开始服药,连服 6d,其
组别
例 率/%
例 率/%
例 率/%
例 率/%
率/%
中于经行腹痛最甚日加服 1 剂,分 4 次服用,每 6h 一次。
2. 1. 2 中药常规给药 + 穴位按压组 香延止痛方中药配方颗粒 ( 同上) ,开水冲服,每日 1 剂,分早晚 2 次服用,于经前 3 天开始服药,连服 6 d。于疼痛发作时,患者拇指交替按压双侧的足三里、三阴交、地机,按压程度以可以耐受为度,每组穴位按压 1 min,重复 3 次。
2. 1. 3 西药组 于疼痛发作时,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 ( 规格:
中药冲击组 8 26. 67 11 36. 67 9 30. 00 2 6. 67 93. 33
中药 + 穴位组 6 20. 00 10 33. 33 11 36. 67 3 10. 00 90. 00
西药组 7 23. 33 10 33. 33 10 33. 33 3 10. 00 90. 00
n = 30
3. 2 即时止痛时间 每个周期三组间即时止痛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 0. 05) 。见表 2。
止痛例
组别 |
|
0min |
10min ~ |
30min ~ |
50min ~ |
80min ~ |
120 ~ 180min |
平均时间/ min |
中药冲击组 |
治疗 1 周期 |
0 |
4 |
20 |
1 |
2 |
3 |
37. 50 |
|
治疗 2 周期 |
0 |
3 |
22 |
2 |
2 |
1 |
35. 00 |
|
治疗 3 周期 |
8 |
4 |
14 |
1 |
2 |
1 |
30. 00 |
中药 + 穴位按压组 |
治疗 1 周期 |
0 |
5 |
17 |
5 |
0 |
3 |
40. 00 |
|
治疗 2 周期 |
0 |
13 |
12 |
3 |
0 |
2 |
30. 00 |
|
治疗 3 周期 |
5 |
10 |
10 |
3 |
0 |
2 |
27. 50 |
西药组 |
治疗 1 周期 |
0 |
6 |
17 |
3 |
0 |
4 |
30. 00 |
|
治疗 2 周期 |
0 |
7 |
18 |
2 |
0 |
3 |
30. 00 |
|
治疗 3 周期 |
6 |
4 |
15 |
2 |
1 |
2 |
30. 00 |
n = 30 |
|
|
|
|
|
|
|
|
3. 3 腹痛累计时间 随着治疗周期的增加,三组腹痛累计时间均逐渐下降。三组腹痛累计时间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P < 0. 01) 。经秩和检验,每个治疗周期,三组间腹痛
累计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 0. 05) 。见表 3。
3. 4 中医证候积分 随着治疗周期的增加,各组中医证候积分均逐渐下降。各组与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5) 。
·2947·
各治疗阶段中医证候积分,中药冲击组均低于中药 + 按压组及西 药组,中药 + 穴位按压组低于西药组。见表 4。
表 3 腹痛累计时间
止痛例
组别
平均时间
P
表 4 中医证候积分( x珋± s) 分
分期 中药冲击组 中药 + 穴位按压组 西药组
疗前 |
20. 90 ± 4. 03 |
19. 87 ± 4. 33 |
19. 93 ± 3. 92 |
治疗 1 周期 |
16. 13 ± 3. 75 △ |
16. 30 ± 3. 89 △ |
18. 77 ± 3. 60 |
治疗 2 周期 |
10. 80 ± 4. 07 △ |
11. 47 ± 4. 22 △ |
13. 97 ± 4. 21 |
治疗 3 周期 |
5. 10 ± 4. 67 *△ |
6. 47 ± 5. 12 * |
8. 43 ± 5. 69 * |
与疗前比较,* P < 0. 05; 与西药组比较,△P < 0. 05
3. 5 停药 3 个月经周期随访腹痛疗效 中药冲击组腹痛痊愈率为 10. 00% ,显效率为 50. 00% ,总有效率为 73. 33% ; 中药 + 穴位按压组腹痛痊愈率为 10. 00% ,显效率为 40. 00% ,总有效率为 60% ; 西药组腹痛痊愈率为 0% ,显效率为 3% ,总有效率为
23. 33% 。经秩和检验,中药冲击组、中药 + 穴位按压组与西药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P < 0. 01) 。中药冲击组与中药
+ 穴位按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 05) 。见表 5。
表 5 停药三个月经周期随访腹痛疗效
痊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
组别
例 率/% 例 率/% 例 率/% 例 率/% 率/%
中药冲击组 3 10. 00 12 40. 00 7 23. 33 8 26. 67 73. 33
中药 + 穴位组 3 10. 00 9 30. 00 10 33. 33 8 26. 67 73. 33
西药组 0 0. 00 3 10. 00 6 20. 00 21 70. 00 30. 00
n = 30
3. 6 停药后 3 个月经周期随访中医证候积分 三组停药后 3 个月经周期随访中医证候积分均较疗前降低,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P < 0. 01) 。中药冲击组、中药 + 穴位按压组分别与西药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P < 0. 01) ,中药冲击组与中药 +穴位按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 05) 。见表 6。
表 6 停药后 3 个月经周期随访中医证候( x珋± s) 分
组别 停药 1 周期 停药 2 周期 停药 3 周期 中药冲击组 7. 83 ± 7. 84 △ 8. 90 ± 7. 10 △ 9. 30 ± 6. 40 △
中药 + 穴位按压组 8. 43 ± 5. 22 △ 9. 07 ± 5. 46 △ 9. 07 ± 5. 62 △
西药组 5. 03 ± 5. 30 17. 37 ± 5. 34 17. 57 ± 5. 54
与西药组比较,△P < 0. 01
3. 7 安全性评价 90 例患者治疗过程中,仅 1 例西药组患者治疗后白细胞降低,其他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
4 讨论
原发性痛经是指伴随月经发生周期性下腹疼而无生殖器官器质性病变的疾病。西医学认为其主要发病机理是子宫痉挛性收缩,局部缺血缺氧,酸性代谢产物堆积导致疼痛,同时亦与内分泌免疫异常密切相关,包括前列腺素增多及其比例失调,雌、孕激素失衡,催产素增高、免疫功能紊乱及子宫血管舒缩物质异常等。
辅以手术治疗[4]。药物治疗包括抑制子宫收缩药物和抑制排卵的口服避孕药,其中非甾体抗炎药( NSAIDs) 是最常用的一线药物,能抑制前列腺素合成而缓解子宫痉挛性收缩,使痛经缓解,具有即时止痛疗效肯定、有效率较高的优势,但存在远期复发率高、 药物依赖性和副作用等风险。
中医学认为,痛经病位在冲任、胞宫,以“不通则痛”或“不荣则痛”为主要病机。实证者多瘀,如气滞血瘀、寒凝血瘀、湿热瘀阻等。瘀则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 虚证主要责之气血虚弱、肾气亏损,冲任胞宫失于濡养,不荣则痛。临床以实证居多,而实证中又以寒凝血瘀证较为多见[5]。导师王东梅教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认为痛经发作多是因寒客冲任,血为寒凝,瘀滞冲任,气血运行不畅,经行之际,气血下注冲任,胞宫气血更加壅滞,“不通则痛”,, 故临床运用“温经化瘀法”,着眼于“温”“通”之效,使寒邪得散,瘀血得去,疼痛得止。香延止痛方由少腹逐瘀汤化裁而成, 方中香附疏肝理气和中,调经止痛; 醋延胡索活血散瘀,行气止痛,两药合用,理气化瘀止痛,肉桂入血分,善散血分之寒,能补火助阳,温经通脉,三者共为君药。当归补血调经,活血止痛; 赤芍活血散瘀止痛; 白芍疏肝理气,柔肝养血,缓急止痛,共为臣药。盐小茴香辛温芳香,散寒止痛,理气和胃; 干姜温中逐寒,回阳通脉; 肉豆蔻温中行气,涩肠止泻; 川芎活血行气止痛; 蒲黄生用,重在行血通经,消瘀止痛; 没药活血止痛; 陈皮理气和胃止呕,诸药共为佐药。生甘草缓急止痛,调和诸药,为使药。诸药配伍,共奏温经散寒,化瘀止痛之功。按压地机穴、三阴交穴、足三里穴能够疏调脾经精气,健脾胃,调经带,以解痉镇痛、行气活血,与中药内服配合更能提高和巩固疗效。
本研究结果显示,中药冲击法及中药 + 穴位按压法治疗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证疗效显著,均能明显减轻患者经行腹痛程度, 改善伴随症状,且即时止痛疗效与西药相同; 停药后 3 个月经周期随访疗效肯定,而西药组复发率高。中药冲击疗法使用更方便,患者满意度高,接受性好,值得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Dawood MY. Dysmenorrhea[J]. Clin Obstet Gynecol,1990,33 ( 1 ) :
168.
[2] 乐 杰. 妇产科学. 第七版: [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318.
[3] 张玉珍. 中医妇科学[M].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 131.
[4] 连伟清,王唯迪,徐 梅. 原发性痛经发病机制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J].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2012,39( 2) : 29.
西药治疗主要针对其发病机制,目的是缓解疼痛及其伴随症状, [5] 刘玉祁,佘延芬,朱 江,等. 基于调查的中重度原发性痛经中医病
在精神心理治疗、镇痛镇静和解痉治疗基础上,以药物治疗为主,
因病机探讨[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2,27( 1) : 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