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思想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李燕宁教授 学术思想 详细

李燕宁教授运用祛痰药治疗肺炎喘嗽经验

2020.12.21
来源部门: 作者: 系统
李燕宁教授运用祛痰药治疗肺炎喘嗽经验
李燕宁教授认为,肺炎的主要病变部位在肺,基本病理改变为肺气闭塞。初期邪闭肺气,中期痰瘀闭肺气,后期虚闭。痰热既是重要病理产物,生成后贮于肺脏,又进一步影响肺的宣肃,加重肺气郁闭,成为肺炎喘嗽加重和迁延的致病因素。痰阻与肺闭,常互为因果,而形成病理循环。病程中咯痰始终是肺炎喘嗽的重要证候,也是辨证的主症。李燕宁教授认为祛痰治疗是肺炎喘嗽的主要治法之一,临证擅用闻诊,根据咳嗽咯痰的声音、态势辨别病位、病性、病因、病机之所在,治疗上既注意分期论治适当选择经方,又灵活选择多种性味不同、归经有别、祛痰力量轻重悬殊之品,并注重常用祛痰药对的临床应用。
(1)根据辨证分期选择祛痰药物 肺主宣发肃降,二者相辅相成,故治疗肺系疾病时应将宣发肃降药物配伍应用。李燕宁教授认为肺炎喘嗽初期以感受外邪、初犯肺络为主,邪从外来主要影响肺的宣发功能,故治疗应以疏散表邪、宣发肺气着手,选择宣肺为主的祛痰药物,佐以肃降之品,以利痰浊的祛除。肺炎喘嗽中期表邪已尽,以痰阻肺络致肺气郁闭为主,主要影响肺气的肃降功能,故治疗时应以肃肺降气、化痰涤痰为主要治法,选择肃肺降气化痰之品为宜,佐以宣发之品,使肺气恢复正常的宣肃之功,津液方能正常随气升降出入,减少痰浊的停聚。肺炎喘嗽恢复期正虚邪恋,治疗应采用扶正化痰之法,在气者责之肺脾,在血者注重活血化瘀。李燕宁教授临证时注意区分宣肺祛痰之品和肃肺祛痰之品,全面了解药物的性味升降沉浮,总结归纳了常用的宣肺之品有麻黄、前胡、枳壳、桔梗、苏叶、桑叶之属;肃肺之品有杏仁、白前、桑白皮、枳实等药物。
(2)根据辨证选择性味不同的祛痰药物 李燕宁教授临证擅用经方。风寒闭肺及痰湿证选用温性化痰药物为主组方,常用方剂为三子养亲汤、二陈汤、止嗽散等。常用的温肺化痰药物有苏子、白芥子、莱菔子、炒杏仁、枳实、枳壳、陈皮、半夏、橘红、紫苑、冬花、僵蚕、石菖蒲、远志、细辛、干姜、百部、白前等。风热闭肺和痰热闭肺证选用寒凉之性化痰药物为主组方,常用方剂为贝母瓜蒌散、葶苈大枣泻肺汤、礞石滚痰丸等。常用药物有葶苈子、川贝、浙贝、鲜竹沥、竹茹、胆南星、天竺黄、炙杷叶、全瓜蒌等。虽《素问·至真要大论》中提出“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治则,但因痰饮是人体水液输布运化失常,停聚凝滞而成,性属阴邪,乃阳气不足为本,故张仲景在《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篇提出“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所以当有痰饮内盛之时,虽需根据辨证寒温之不同选择正治的药性相反药物,但痰饮为阴邪,适当选用温热的祛痰饮药物,方能效如桴鼓。李燕宁教授临证还擅长采用药对治疗肺炎喘嗽。如僵蚕、蝉衣治疗咽喉哽咽痉挛咳嗽;贝母、瓜蒌治疗痰少难咯;苏子、葶苈子治疗热痰蕴结量多;枳实、枳壳治疗咽部异物感;陈皮、半夏治疗痰湿咳嗽,因痰致嗽;紫苑、冬花治疗痰湿咳嗽并重。
(3)擅长根据闻诊选择药物 李燕宁教授认为肺炎喘嗽主症“咳嗽”的闻诊是临床中医儿科医师的重要基本功,盖因小儿不会咯痰,多数咯上痰液后吞咽入胃,无法看到痰的色质量味。故认真听取患儿的咳嗽声音,判断痰量的多少,根据咯痰顺畅程度判断咯痰的难易,根据咳嗽的态势判断受累病位成为临床辨证的重要信息来源,也是施治的重要基础。小儿咳嗽无痰为干咳,多见于燥咳、肺阴伤咳、肝火犯肺之肝咳;咳嗽有痰为湿咳,多见于痰热证、痰湿证、风寒风热夹滞证、肺脾两虚证。小儿喉间痰鸣有声则为痰多;咳嗽每声带痰为中等量痰;咳嗽数声才有痰为痰少。小儿单声咯痰易出为因嗽致咳,多为痰湿或肺脾两虚;阵咳数声痰液方少量咯出,多为痰热证、兼肺阴伤。祛痰力量轻者用二陈;祛痰力量中者采用苏子、葶苈子;祛痰力量重剂用礞石、鲜竹沥。干咳为主,风热者选桑菊饮,温燥者选桑杏汤,凉燥者杏苏散;肝火犯肺之肝咳者选黛蛤散;肺阴伤者选养阴清肺汤、沙参麦冬汤,均可合用贝母瓜蒌散;湿咳为主,痰热者选麻杏石甘汤,痰湿者选二陈汤,肺脾两虚者选六君子汤。
(4)痰热闭肺时宜通腑涤痰 肺主气朝百脉,若邪气壅盛或正气虚弱,病情进一步发展,可由肺累及其他脏腑,形成临床上所见的各种变证。如肺病及脾,肺与大肠相表里,脾胃升降失司,大肠之气不行,浊气停聚,则出现腹胀、便秘等腑实证候。痰热闭肺壮热炽盛时宜用通下药以通腑泄热,此期通腑可以祛痰,又可畅利肺气。盖肺与大肠相表里,通泻在肠之积以清泄肺热、疏通肺之壅实。此时不宜单用开肺之法,因痰热壅肺,肺气胀满,气机将绝,开之则愈促其肺气闭绝之险。所以治疗关键,不在扬汤止沸,而在釜底抽薪,亦即上病下取之意。症见肺闭喘满、壮热、腑实者即可用生大黄、玄明粉通腑泄热,常选方宣白承气汤。李燕宁教授认为早期使用该法因有表邪未祛,易引邪入里;后期正虚,又不利于肺炎喘嗽恢复。故选择正邪交争剧烈之痰热闭肺时应用通腑涤痰法最妙。
(5)祛痰治疗注意
注重健脾化痰 “脾为生痰之源”因脾主运化水谷和水湿,能防止水液在体内停滞。若脾失健运,则水液不能正常敷布,停而为湿,聚而为饮,凝而为痰。尽管这一过程也有肺、肾的协同作用,但由于脾居于中州,为制水之脏,既可上助肺主调节,又可下佐肾司开阖,为后天之本,因此,脾脏在痰饮生成中起举足轻重的作用。故临证之时李燕宁教授常用苏杏二陈汤、温胆汤、六君子汤、陈平汤等健脾化痰之剂治疗痰湿为患,脾脏健运则无停痰生湿之弊。
注重调畅气机 痰湿为患时,调运脾脏是化痰的根本。宗“儿科之圣”钱乙异功散中一味陈皮调气助运的运脾思想和江育仁教授提出的“脾健不在补而贵在运”理论,李燕宁教授认为临证治疗痰湿证要注意调气药物的应用。调气之品常为方中动药,使全方补而不滞。正如《丹溪心法》云:“善治痰者,不治痰而治气。”常选用的理气化痰之品有陈皮、枳壳、枳实、莱菔子、杏仁、厚朴等。小量配伍理气药可使脾脏恢复正常的运化,促进津液代谢,减少停痰聚饮。
痰瘀互结,注意活血化瘀 肺炎喘嗽的基本病机是肺气郁闭,气机不畅必然导致血运不畅而形成瘀血。瘀阻肺络,可加重肺气郁闭,肺气郁闭则肺通调水道之功失常,津液停聚而致痰饮潴留,痰阻气滞又加重血瘀,痰瘀互结互为因果,形成病理循环,致肺病迁延难愈。故伍用活血祛瘀治法,可使血行流畅;血为气之母,血行则气行,气血流畅则津液代谢正常,减少痰饮的生成和潴留。肺炎喘嗽过程中常见到夹杂瘀血阻络的证候,如极期可见患儿颜面唇甲发绀、舌质紫暗、胁下痞块增大等,甚则出现面色苍白、呼吸浅促、唇甲青紫、肢端逆冷、皮肤紫纹等血瘀之象;恢复期常见患儿肺部啰音久不吸收,舌紫暗,脉紧涩等证候。有鉴于此,李燕宁教授主张活血化瘀药宜早用。早期应用有助于炎症的消散,中期祛瘀活血选用赤芍、丹参,凉血活血,既可有利于病情恢复,又可防止出现并发症;后期补血活血选用桃仁、当归,养血活血,有利于炎症消除。

扫一扫,手机端浏览

患者服务
出诊信息
快速到达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