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1.1)”软件,分析卢尚岭教授治疗头风病的用药经验
2020.03.30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1.1)”软件,分析卢尚岭教授治疗头风病的用药经验
卢尚岭(1939~至今),男,山东单县人。1966 年毕业于山东中医学院中医专业,山东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第一批全国名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善于治疗各种内科杂病,尤其擅长治疗各种神经系统疾病,有丰富的临床诊疗经验。
头风病是一种以慢性阵发性头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相当于西医的偏头痛和部分肌紧张性头痛等。典型的头风病患者均有前驱症状,并有诱发因素,如情绪波动、睡眠不足、饮酒等。发作时痛势剧烈,可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或延及面肌拘急麻木,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
大量的文献资料、《伤寒杂病论》、《金贵要略》等经典著作,以及现代临床、药理学研究显示,中医药在治疗头风病方面有着良好的疗效。
处方是中医临床诊疗过程的最终体现,通过对名老中医治疗某一疾病的处方进行分析,可以深入了解处方人对疾病的认识、组方的思路和用药的特点,对中医药的学术继承与创新有重要意义。但是,几千年来,中医药领域的无数临床实践与理论研究积累了海量的古籍文献以及当前的研究文献,面对如此浩大的文献数据,盲目从中筛选中药新药研发对象,不仅命中率大大降低,而且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如何从这些文献中确定研发对象,成为中药新药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为此,引进新技术和新方法,从浩如烟海的数据中快速挖掘出针对病证具有确切疗效的中药核心组合,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传统的文本数据挖掘方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却有着自身的局限性。随着“非相关文献知识发现方法”、“熵方法”等人工智能数据挖掘技术的迅速发展,为从文献中发现组方规律,进行处方发现提供了有力的工具。为此,以数据挖掘和分析计算所确定的组方为基础,再进行有针对性的处方筛选,将大大提高命中率,而且能避免个人经验的局限,突破了以往完全依赖实验评价的模式。这种从建立病证方剂数据库的角度创立的中药新药处方发现的新模式,将更快速、更准确、更为可行地进行中药核心组合的筛选,以缩短新药研究的周期。
“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由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与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联合开发,该软件采用规则分析、改进的互信息法、复杂系统熵聚类、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等数据挖掘方法,可实现“数据录入→数据管理→数据查询→数据分析→分析结果输出→网络可视化展示”等功能。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1.1)”,对卢尚岭教授治疗头风病的方剂用药规律进行了系统分析。
卢尚岭教授用药规律
疼痛之理不外“不通则痛”、“不荣则痛”,卢尚岭教授认为,头风病常见的病机不外乎气滞、寒凝、血虚、痰阻等,因此在用药时多采用理气、温里散寒、补血、化痰之品。
(一)重视风药的应用
所谓风药,即指具有疏风散邪作用的一部分辛温解表类药物。“风为百病之长”,《素问·风论》中有记载:“风气循风府而上,则为脑风”;“新沐中风,则为首风”。这些中医经典著作中关于头风的论述,是应用风药的病因基础。李东垣善于应用风药,在其著作中曾有“凡头痛皆以风药治之者,总其大体而言之也”;“高巅之上,惟风可到,故味之薄者,阴之阳,乃自地升天者也”的叙述。辛温解表药中也有很多药物具有很好的止痛效果,如防风、白芷、藁本、羌活、细辛等。
风药多具有辛味,辛味药具有能行、能散的作用,“风”是导致头风病发作最主要的因素之一,因此可用辛味药治疗头风病。而且辛味药能行的作用可以开郁调气、通血脉;能散的作用可以散表邪,祛内寒。在用量上,风药用量不宜太重,以防辛温燥烈伤阴。
(二)重视活血化瘀药的应用
头风病与肝的关系非常密切,肝五行属木,为风脏,与五气中风向关联,肝失疏泄之后,若肝气的疏泄功能不及,气机不得畅达,形成气机郁结的病理变化,称为“肝气郁滞”,日久则致血瘀。因此,在方剂中应用活血化瘀药在治疗头风病时会取得较好的疗效。为达到调畅气血的目的,选用的药物宜能同时调理气、血。
活血化瘀药的代表药物为川芎,川芎为“血中之气药”,能上行头目,下行血海,中开郁结,旁开四肢,走窜之力最强,虽入血分,却能去一切风,调一切气,为卢教授治疗头风之要药。
川芎治疗头风病古人亦多有阐述,如《神农本草经》中有记载:“主中风入脑头痛、寒痹,筋脉缓急,金疮,妇人血闭无子”。《本草新编》亦有“川芎……血闭者能通,外感者能散,疗头风其神,止金疮疼痛”的论述。卢教授在治疗风寒型头风时多以川芎、白芷配伍辛温之品,如防风、细辛、吴茱萸等;治疗风热型头风时,多以川芎、白芷配伍柴胡、栀子、黄连等;治疗血虚型头风时,多用川芎、白芷、细辛配伍当归、白芍等;治疗痰湿型头风时,多用川芎、白芷、防己配伍细辛、清半夏、石菖蒲等;“见肝之病,当先实脾”,在治疗气滞型头风时,多用川芎、白芷、细辛配伍柴胡、鸡内金、焦三仙等。
同时,很多活血化瘀药,如川芎、红花、赤芍等还具有较强的止痛作用。
(三)应用引经药
引经药的作用为“引方中诸药,以达病所”,对疾病的治疗具有特殊的作用。治疗头风病的过程中应根据头痛所在部位及经络循行,选用相应经络的引经药,力求取得最好的治疗效果。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总结了治疗头风病时各个经脉的引经药,如少阳经头痛多用川芎、柴胡等;阳明经头痛多用川芎、白芷、石膏等;太阳经头痛多用太阳头痛用麻黄、羌活等;少阴经头痛多用麻黄、细辛等;太阴经头痛多用半夏、苍术等;厥阴经头痛多用川芎、吴茱萸等。
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分析组方规律
经过软件分析统计,总结出卢教授治疗头风病常用的药物有川芎、白芷、栀子、柴胡、炒枣仁、细辛、防己、清半夏、防风、红参、焦三仙、天麻、当归、鸡内金、枳实、车前子、知母、白芍、珍珠母、吴茱萸、云苓、蜈蚣等。这些药物多数具有活血、行气、祛风、养阴、止痛、祛痰之功效。对常用药的统计结果显示出卢教授治疗头风病时用药的集中性。
通过对数据库中方剂组方规则的分析,可以得到得到卢教授治疗头风病时经常配伍使用的药物组合:川芎、鸡内金、焦三仙;川芎、白芷、栀子、柴胡;川芎、白芷、栀子、炒枣仁;川芎、白芷、细辛、柴胡;川芎、白芷、防己、防风、细辛;川芎、白芷、防己、细辛、栀子;川芎、白芷、防己、炒枣仁;防风、防己、白芷、细辛;防己、防风、栀子、白芷;川芎、白芷、清半夏;川芎、白芷、细辛、防己等。 以上药物及配伍符合卢教授对头风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软件演化得出治疗头风病的新核心组合有滋补肾阴类,如熟地、云苓配伍山药、芡实、泽泻;有化痰养阴类,如清半夏、石菖蒲配伍当归、炒枣仁、僵蚕;有息风疏肝类,如天麻、柴胡配伍夏枯草、豨莶草,钩藤、柴胡配伍豨莶草、乌梢蛇;有温里止痛类,如防风、吴茱萸、藁本配伍蜈蚣、鸡内金、焦三仙等。这些组合中的药物大多为历代治疗头风病名方、验方中的君药或臣药,如川芎茶调散、加味四物汤、半夏白术天麻汤、天麻钩藤饮、大补元煎等,对治疗头风病应该有比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