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柏楠教授对瘀毒的源流梳理
2021.09.28 在古代文献中,“瘀毒”可最早追溯到东晋时期张湛所撰的《养生要集》:“百病横生……触其禁忌成瘀毒,缓者积而成,急者交患暴至”。金·张从正《儒门事亲》(1279)中治疗杖疮“余以通经散三、四钱下神佑丸百余丸,相并而下,间有呕出者,大半已下膈矣!良久,大泻数行,秽不可近,脓血、涎沫、瘀毒约一、二斗”。明·薛己《正体类要》(1529)中治疗杖疮“疔痂不结,伤肉不溃,死血自散,肿痛自消,若概行罨贴,则酝酿瘀毒矣”。明·陈实功《外科正宗》(1617)中“一男人项疽十余日……随用披针左右二边并项之中各开一窍,内有脓腐处剪割寸许顽肉,放出内积瘀毒脓血不止碗许”。清·郭士遂《痧胀玉衡》(1644)“天蚕,能治血分之痰,佐山甲透经络,以破瘀毒。用须炒末”。清·顾靖远《顾松园医镜》(1644)中引《金匮要略》大黄牡丹皮汤治疗腹痛,认为“冬瓜仁散瘀毒,治肠痈”。清·张璐《本经逢原》(1700)和清·黄宫绣《本草求真》(1644)中治疗犬伤恶毒“以斑蝥七枚。去翅足炙黄。用蟾蜍捣汁服之。疮口于无风处嗍去恶血,小便洗净,发炙敷之,服后小盒饭有瘀毒泄出”。清·张璐《张氏医通》(1695)中婴儿门身痛中认为“若遍身如啮而色紫者,瘀毒壅滞,最危之兆”。清·吴谦《外科心法要诀》(1742)中“凡痈疽初起肿痛,重若负石,坚而不溃者,桑柴烘之,能解毒止痛,消肿散瘀,毒水一出,即能内消。若溃而不腐,新肉不生,疼痛不止者,用之助阳气,散瘀毒,生肌肉,移深居浅,实有奇验。由上可见中医古代文献对“瘀毒”的记载并不多,而且并没有形成系统的病因病机说。
陈柏楠教授在临床实践中总结认为周围血管疾病之“邪”主要为内生邪毒,其病程中往往存在虚实错杂,实邪有气滞、血瘀、水湿、热毒、痰浊等,而正虚有气虚、血虚、阳虚、阴虚等。陈教授认为实邪聚集胶着,阻碍气机,在血瘀基础上变生瘀毒,是各类周围血管疾病发展变化的病机基础,并对其病机和临床表现进行系统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