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思想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陈柏楠教授 学术思想 详细

陈柏楠教授对“毒”邪及其致病特点的认识

2021.09.28
来源部门: 作者: 系统

     周围血管疾病是一类血瘀证疾病,国医大师尚德俊教授根据中医学血瘀证和异病同治的理论,提出了周围血管疾病的血瘀证理论。陈柏楠教授师承于尚德俊教授,在总结、传承尚德俊教授血瘀证理论的过程中,发现大部分周围血管疾病包括闭塞性动脉硬化症、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糖尿病肢体动脉闭塞症、大动脉炎等都有病程长、病情顽固、难治、易反复的特点,这些特点往往是因血瘀蕴久导致,因此进一步提出血瘀日久,蕴生瘀毒的论点。正如清·尤在泾在《金匮要略心典》中所说毒者,邪气蕴蓄不解之谓。所论述的瘀毒属于内生毒邪的一种,是在血瘀病机基础上延伸的周围血管疾病病机之一。

   作为一种致病因素,在古代医籍中早有论述,中医把可以致病的因素称为,主要为六淫,包括风、寒、暑、湿、燥、火,如果在病程中某种邪气过盛而危害峻猛,中医就称之为毒邪。《黄帝内经》中多处出现对毒的论述,提出了“寒毒”“热毒”“湿毒”燥毒大风苛毒等概念。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之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证治第三篇则载有阴毒”“阳毒之病名。唐·王冰注《素问·五常政大论》时说夫毒者,皆五行标盛暴烈之气所为也。这说明邪气过盛可化成毒邪,清·尤在泾《金匮要略心典》说毒者,邪气蕴蓄不解之谓,说明毒邪亦可以由于六淫邪气侵袭人体后不能及时解除,蕴结日久而产生。纵观传统中医论毒之思想,长于外毒,短于内毒,占主要地位的是外感毒邪学说,外来之毒是指存在于自然界,从外侵袭人体的一类毒邪,如六淫之邪、疠气、食物毒、虫兽毒等。虽有医家指出毒可自内而生的观点,但未得到深入研究,如汉·华佗在《华氏中藏经》中指出五疔者,皆由喜怒忧思,冲寒冒热,恣饮醇酒,多嗜甘肥……蓄其毒邪,浸渍脏腑,久不虑散,始变为疔,指出毒邪产生,可因于外感,可因于内伤七情、饮食劳逸,为毒邪分内外之雏形。现代中医医家对内生毒邪研究日盛,内毒常发生于内伤杂病的基础上,由于脏腑功能失调,气血运行紊乱导致机体内的生理产物和病理产物不能及时排出,蕴积体内,以致邪气亢盛,诸邪积聚,交结凝滞而成内毒,如所谓瘀毒、热毒、痰毒、湿毒、浊毒、粪毒等。

周围血管疾病属于血瘀证,其病程中往往存在虚实错杂,实邪有气滞、血瘀、水湿、热毒、痰浊等,而正虚有气虚、血虚、阳虚、阴虚等。陈柏楠教授在临证中善于总结前人经验,认为周围血管疾病多因毒邪致病,毒可包含瘀毒、热毒、痰毒、湿毒等。毒邪致病有多重特性:骤发性:起病急骤,传变迅速;传染性:是指某些外感毒邪致病具有强烈的传染性或流行性,可引起大面积流行。广泛性:毒邪致病,脏腑、经络、四肢皆可累及;酷烈性:致病力强,危害严重,病情多呈急、危、重症;从化性:毒邪往往根据个体体质不同而表现各异;火热性:毒邪致病,证多属火、属热,邪盛为毒,多从火化;善变性:毒邪致病,变化多端,具有多变的临床症状;趋内性:毒邪峻烈,常入里毒害脏腑,导致病变恶化;趋本性:毒由邪生,保留原病邪的某些特点;兼挟性:毒邪常以气血为载体,无所不及,阻遏气机,伤阴耗血,酿液成痰,毒邪为病,常有挟痰、挟瘀之特点;⑾顽固性:毒邪蓄里,气血亏虚,脏腑败伤,其病多深重难愈。其中骤发性、传染性、广泛性、从化性更多的是体现外感毒邪的特性,而趋内性、趋本性、顽固性更多是体现内生毒邪之特性,而酷烈性、火热性、善变性、兼挟性为外感、内生毒邪均有之特性。

扫一扫,手机端浏览

患者服务
出诊信息
快速到达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