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思想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陈柏楠教授 学术思想 详细

陈柏楠教授治疗中的标本兼治、扶正固本

2022.09.21
来源部门:

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正邪斗争是疾病的主要矛盾,在斗争过程中的邪正消长决定着疾病的发展与转归。在治疗法则上离不开“扶正”和“祛邪”两种方法,借以改变正邪双方力量对比,恢复机体阴阳平衡,促使疾病向痊愈方向发展。周围血管疾病常常反复发作、缠绵难愈,尤其是久病患者,多有正气不足、气血亏虚、脾肾阳虚等情况存在。陈柏楠教授在临证中主张对此类患者应重视顾护正气,以助祛除瘀毒邪气,主张疾病后期当调补正气以防伏邪卷土重来。

《灵枢·口问》指出:“今有故寒气与新谷气,俱还入于胃,新故相乱,真邪相攻,气并相逆,复出于胃,故为哕”。认为“哕”的发生,是先有寒气伏于内,再加以新谷气,“新故相乱”而成。《灵枢》所论“故邪”种类繁多,各种外邪以及瘀血、痰浊等均可留于体内,在某些条件下引发疾病。所谓伏邪,指藏于体内而不立即发病的病邪。其他还有内伤杂病所致之伏痰或父母遗传之毒,逾时而诱发的许多疾病。正如《羊毛瘟疫新论》所说:“夫天地之气,万物之源也,伏邪之气,疾病之源也”。

陈柏楠教授指出,外周动脉疾病不属于外感疾病,其发病时故邪与伏邪并没有截然的界限,此类患者多有瘀血、痰浊内伏。陈教授总结多年临床经验,认为疾病初愈,虽然症状消失,但此时余邪未尽,余毒未清,正气未复,气血未定,气虚血瘀。因此在疾病后期的治疗中,当通过培补正气,调理脏腑功能,健脾化痰,使其紊乱的状态得以恢复。若疾病初愈后调理不当,也易复发或留下后遗症。比如下肢动脉腔内成形术后,虽然主干血管通畅了,肢体血流压力增加,但是组织间的物质交换并没有马上改善,尤其是糖尿病肢体动脉闭塞症的患者,同时存在微血管病变,临床中还需要应用补肾健脾、益气活血类药物,增加促进侧支循环的建立,增加组织血流灌注量,打通“最后一公里路”,以防止疾病的恶性复发。

 

扫一扫,手机端浏览

患者服务
出诊信息
快速到达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