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陈柏楠教授 科学研究 详细

陈柏楠教授对深静脉血栓形成血管张力因素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研究

2021.09.28
来源部门: 作者: 系统
【研究思路】
肢体静脉疾病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其发病率远远高于肢体动脉疾病的发生率,疾病种类包含多种静脉血液倒流性疾病和静脉血液回流障碍性疾病。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临床常见的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有逐年增多的趋势,已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对于静脉血栓性疾病的研究,在血液凝固学和血液流变学方面予以了充分的关注,而血管张力因素与血栓形成的关系尚无系统研究报道。我们自1997年9月开始对DVT的血管张力因素进行了研究,并对该因素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
【研究方法】
选取DVT患者61例,根据中医辨证分型分为3组,其中Ⅰ组25例,属湿热下注型;Ⅱ组20例,属血瘀湿重型;Ⅲ组16例,属血瘀型。选取30例健康志愿者为Ⅳ组。采集每位患者早晨空腹血,采用免疫反射方法测定ET-1、NO、TXB2和6-keto-PGF1a。采用t检验分析方法初步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血管张力因素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
【研究结果】
1.DVT不同证型患者的血浆ET-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并有显著性差异(P<0.05),Ⅰ组、Ⅱ组和Ⅲ组的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Ⅰ组和Ⅱ组的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2.DVT不同证型患者的血浆N0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并有显著性差异(P<0.05),Ⅰ组、Ⅱ组和Ⅲ组的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3.Ⅰ组、Ⅱ组、Ⅲ组血浆TXB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并有显著性差异(P<0.05);Ⅰ、Ⅱ、Ⅲ各组血浆TXB2水平逐渐下降,但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4.Ⅱ组血浆6-keto-PGF1a水平高于对照组,Ⅲ组低于对照组,并有显著性差异(P<0.05);Ⅰ组血浆6-keto-PGF1a水平低于对照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Ⅰ、Ⅱ、Ⅲ组组间比较,Ⅱ组高于Ⅰ、Ⅲ组,并有显著性差异(P<0.05)。
5.Ⅰ组、Ⅲ组TXB2与6-keto-PGF1a的比值(T/P)均高于对照组,并有显著性差异(P<0.05);Ⅱ组高于对照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Ⅰ、Ⅱ、Ⅲ组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研究结论】
在对深静脉血栓形成血管收缩因素和血管舒张因素的变化特点与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研究发现,该病存在血管张力因素的变化,血管收缩强于血管舒张,这一变化与中医辨证分型有密切内在关联,不同的辨证分型有不同的变化特点,湿热下注型ET-1、TXB2和T/P增高明显,N0降低,说明该型患者血管痉挛、内皮细胞损伤严重,血液呈高凝状态,血栓有扩展、蔓延趋势,病情处急性进展期.血瘀湿重型ET-1和TXB2明显低于湿热下注型,但仍高于对照组。说明该型患者血管内膜损伤程度减轻,但受损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尚未恢复,6-keto-PGF1a的增高,N0和T/P比值的趋于正常,则表明血管舒张作用和抗血栓形成机能有所加强,病情稳定,正常的内皮细胞代偿功能有所增强。血瘀型ET-1、T/P较血瘀湿重型又有所增高,6-keto-PGF1a和N0明显降低,说明该型患者静脉系统瘀血较重,加重对血管内皮的损伤程度,抗血小板聚集功能减弱,深静脉血栓形成有复发可能,应高度重视其治疗方案的调整。

扫一扫,手机端浏览

患者服务
出诊信息
快速到达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