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之路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张素芳教授 传承之路 详细

山东小儿推拿三大流派简介

2015.06.12
来源部门: 作者: 系统
 
山东地区小儿推拿疗法颇为盛行。目前认为,主要有原山东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孙重三、青岛市中医院李德修和青岛医学院附属医院张汉臣三位三大流派各有所长,现将各个流派之特色剖析如下:
孙重三(1902~1978)
山东省荣城县埠柳公社不夜村人。孙老年至二十拜老中医林淑圃为师,至此步入医林。1957年1月进山东中医进修学校深造。1958年任该校教员。1959年调山东中医学院任儿科教研室及其附院推拿科主任。
学术特点
【诊法特点】
《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审清浊,而知部分;视喘息、听声音而知所苦;观权衡规矩,而知病所主。”按《难经·六十一难》中云:“闻而知之者,闻其五音,以别其病。”
诊病强调四诊合参,不能偏废,以望诊为其首位,他认为患儿面色润泽而目光有神的多为新病,病情轻,枯槁无神者多为久病,病情重。孙老对闻诊也极为仔细 。
【手法特点】
手法必须轻巧、柔和、深透直达病所,临床上他以推按、揉、运、摩、掐、搓、摇为常用手法,施术时聚精会神,把意念集中于施术部位,并致以术数。
在教学中特别强调扎实的中医基础;推拿动作的精确无误,姿势按规定练习。 练习推法时强调“凡推动向前者,必期如线之直,毋得斜曲,恐伤动别经而招患。” 练摩法时要按周于蕃所说“摩以去之”,要求达到《石室秘录》所载:“摩法,不宜急、不宜缓、不宜重,以中和之义施之。” 是医者用右手拇指侧面(桡侧)或手掌心紧按所选的部位上,用轻重适宜的环转运动,不论是摩腹或摩脐均是以向外为泻(顺时针),向内为补(逆时针)。
【用穴特点】
孙老常用的穴位有七十多个,并继承了林氏“十三大手法”——摇斗肘、打马过天河、黄蜂入洞、水底捞月、飞经走气、按弦搓摩、二龙戏珠、苍龙摆尾、猿猴摘果、揉脐及龟尾并擦七节骨、赤凤点头、凤凰展翅、按肩井等。
孙老治病,首重“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孙老以林氏的推拿手法为基础,又研究了《小儿推拿广意》、《幼科推拿秘书》、《厘正按摩要术》等专著,集众家之长于一体,结合个人的临床实践,编著《小儿推拿疗法简编》、《通俗推拿手册》。
李德修(1892~1972)
山东威海市北竹岛人,又名慎之,他是清末胶东著名老中医徐谦光的四代传人。李老继承了徐氏推拿学派之精华并有所发展,俗称“三字经”派。1955年,任青岛市中医院儿科主任。1956年,任青岛市人大代表、青岛市政协委员。
三字经流派推拿创建于1877年,以徐谦光代表作《三字经》形成为标志。真正将三字经流派发扬光大当数李德修。三字经流派推拿学术特点主要有:取穴少,一般不超过5个。擅长“独穴”推拿时间长,但总的推拿时间并不长。手法简练,通俗易懂,便于掌握和应用。归结起来只有推、拿、揉、捣,分(合)、运六种。适用群体老少皆宜,手法轻重、时间长短有别,成人速而重,小儿速而轻。
李德修学术特点:
【手法特点】
李老继承了徐氏书中仅指的年龄不同,运用时间与轻重也有别,但他增加了地区南北、气候寒暖、身体强弱区别就诊和治疗。又强调推拿时用力均匀,始终保持沉着稳定、轻重一致。此外采用滑石粉代替葱姜香油做润滑剂,洁净又便利。
【用穴特点】
一、取左手穴位。徐氏原著说,男左六腑、女右三关都属凉穴,李老则无论男女皆取左手,三关为热,六腑为凉,实践证明疗效可靠,便于记忆掌握,较徐氏原著更优。
二、擅用独穴。所谓“独穴”,就是在一定的情况下,只取一个穴位,多推久推以得效为度。特别是对急性胃肠病症,更主张用独穴治疗。
三、李老在徐氏五脏辩证的基础上,发展了穴位运用。例如,小儿瘫痪无热而下肢发凉,李老除三关助其回阳生热外,因肾主骨,就用二马补其肾;肝主筋,用平肝以助其筋;脾主四肢,用补脾以加强四肢的活动;这几个穴位互相配合取得了明显的疗效。
【诊法特点】
李老诊病注重望诊,以望小儿印堂部的色泽为主。他认为:印堂有红筋为心肺有热;山根色青为肺经有痰;印堂皮黄为脾胃之病等。
李老还增加了观测小儿活动姿态推测病情。如小儿时时用手搓揉头目,为头晕头痛之证;患胆道蛔虫的小儿,痛时面青,手抱胸胁,仰而摇身;患肠梗阻,痛时身作翻绞状;食积腹痛发作,时有痛时汗出。
【临床应用】
治病取穴,主张以驱邪为先。李德修在继承中创新发展了推拿手法,特别是治疗有效的病种比徐氏多一倍,使三字经流派推拿技术更简化,治疗范围更广,疗效更好。医德高尚,赢得了社会的广泛盛赞。
李德修小儿推拿取穴少、疗效高、操作简便、易于掌握,这些特点集中反映在《李德修小儿推拿技法》一书中。
张汉臣(1910~1978)
山东蓬莱县人。15岁学习中医,17岁拜民间艾老太太为师,学习推拿而步入推拿界,挂牌行医。于1954年进中医进修学校深造两年,1957年以后,在青岛医学院附属医院担任临床医疗及教学工作。
学术特点:
【诊法特点】
张老诊病重在望诊,善于观察小儿的形态以及面部不同部位色泽的改变。如他对小儿脾胃病的诊断,多从鼻准和鼻翼部的形色变化来判断,他认为鼻准属脾、鼻翼属胃,正常时,色宜微黄而有光泽。如见鼻翼色泽俱佳,鼻准部色差,往往小儿乳食正常,而不思食肉,或有便泻之候。又若婴儿鼻准色惨黄,并见多汗,准端有粒形白点,鼻翼根处较坚硬,再见面色黄甚,多示小儿患腹泻已久。
【用穴特点】
张老善用小天心、乙窝风、补肾水、清板门、清天河水、逆运八卦、揉二马、揉掌小横纹。注重扶正,取穴补中带泻,祛邪亦不  忘扶正。他认为,小儿“稚阴稚阳”,“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在治病过程中必须时时顾护正气。因而常常首选补肾水一穴。补肾水具有补肾扶正之功效,除了能治疗先天不足所引起的病症外,与其它穴位配伍,补中带泻或泻中寓补往往疗效持  久。
【实验研究】
补脾土为张老治疗消化道疾病之首选穴,并对此穴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证明推补脾土对正常人胃运动的影响,初步证明推补脾土穴能明显增加胃酸度,对胃运动以及对蛋白质的消化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从而证明了推补脾经穴能够促进饮食的机制可能就在于胃酸分泌、胃运动、胃蛋白酶三者的增加而实现。
张老还对内八卦这一常用穴进行了生理研究,实验证明该穴对胃运动 功能具有双相调节作用,在胃运动兴奋时,推逆运八卦多有趋向抑制的现象,相反,在胃进入抑制或平稳状态时,推此穴可使其转入兴奋状态。具体运用须视当时胃的机能状态而定。
张老治病处处顾及小儿正气。著有《小儿推拿学概要》、《实用小儿推拿》等著作。
结语:
总之,三大流派各有所长,后学者应取 众家之长,不但要通过临床实践进一 步钻研,使之系统化、理论化,而且还应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加以研究提高,使小儿推拿疗法这一奇珍异宝发挥出更加灿烂的光辉。
 

扫一扫,手机端浏览

患者服务
出诊信息
快速到达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