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酒精性肝损伤的研究进展
2015.06.12中医药治疗酒精性肝损伤的研究进展
一、病因病机认识
1、病名溯源
中医学中虽无“酒精性肝损伤”、“酒精性肝病”的病名记载,但在中医历代文献中,对长期大量饮酒的危害性已有认识,根据其临床表现及发病特点,可将其归属于祖国医学的“伤酒”、“胁痛”、“酒癖”、“酒胀”、“酒鼓”、“酒疸”等范畴。
酒疸是本病发病过程中的一种兼夹证,其病名的提出最早见于《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治》“心中懊憹而热,不能食,时欲吐,名曰酒疸。”《症因脉治•内伤黄疸》有:“酒疸之因,其人以酒为事,或饮时浩饮,大醉当风入水,兼以膏粱积热,互相蒸酿,则酒疸之证成矣。”指出了酒疸的成因及病理。对于其治疗,《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治》曰:“酒疸,心中热,欲呕者,吐之愈。”“酒黄疸,心中懊憹或热痛,梔子大黄汤主之。”《诸病源候论•黄病》又提出“故知酒疸,心中热,欲吐者,当吐之则愈。”《诸病源候论•癖病》提出酒癖的病名:“人有性嗜酒,饮酒既多,而食谷常少,积久渐瘦。其病遂常思酒,不得酒即吐,多睡不复能食,云是胃中有虫使之然,名为酒癖也。”又指出其病因及临床表现:“夫酒癖者,因大饮酒后,渴而引饮无度,酒与饮俱不散,停滞于胁下,结聚成癖,时时而痛,因即呼为酒癖,其状胁下弦急而痛”。《圣济总录》称“论曰胃弱之人,因饮酒过度,…谓之酒癖”。指出体质因素对本病的影响。《医学入门•鼓胀证治》中根据病因病机的不同,把伤于酒者称为酒胀。《景岳全书》首倡酒鼓之病名,并指出其预后较差,为“诸鼓之中,则尤以酒鼓为最危难治之证”。
按其临床证候特点,可将酒精性脂肪肝归属于“伤酒”、“胁痛”之范畴,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纤维化可按“酒癖”论治,而酒精性肝硬化则属“酒胀”、“酒鼓”。
2、病因分析
中医认为酒为水谷之精气,其气剽悍而有大毒,湿热之品,味甘、苦、辛,性温、有毒,入心、肝、肺、胃经。《别录》:“味苦甘辛,大热,有毒。”《内经》论“酒性苦热”;《新修本草》指出“酒,味苦,大热有毒”;《圣济总录》曰:“酒性辛热”;《本草经集注》亦曰:“人饮之使体弊神昏,是其有毒故也。”《本草纲目》也认为酒味苦、甘辛,大热有毒,少量饮酒,可助血脉,行气血,但如《内经》所云“以酒为浆”可致病,入胃则酒胀气逆,内伤于肝胆。《养生要集》:“酒者,能益人,亦能损人。”“若升量转久,饮之失度,体气使弱,精神侵昏。宜慎,无失节度。”《景岳全书•杂证谟》明确指出:“少年纵酒无度,多成水鼓。盖酒为水谷之液,血亦为水谷之液,酒入中焦,必求同类,故直走血分。”
《医商意》指出“盖酒之伤人,湿而且热,永久不变”;《本草发挥》曰:“《本草》止言其热而有毒,不言其湿热,湿中发热,近于相火,…其久也病深,…为臌胀”。清代张璐《张氏医通》曰:“嗜酒之人,病腹胀如斗,此乃湿热伤脾而成此病。”危亦林在《世医得效方》中亦言“盖酒之为物,随人性量不同。有盈石而不醉,有濡唇而辄乱者”,说明了长期饮酒,酒毒湿热内蕴为主因,而体质因素的不同则是发病的关键,正如《素问•经脉别论》所述“勇者气行则己,怯者则著而病也”。《本草纲目》:“面曲之酒,少饮则和血行气,壮神御寒,消愁遣兴。痛饮则伤神耗血,损胃亡精,生痰动火。若夫沉溺无度,醉以为常者,轻则致疾败行,甚则丧邦亡家而陨躯命,其害可胜言哉。”进一步指出了嗜酒无度的危害性。
3、病机及演变
酒毒湿热之邪伤人,脾胃首当其冲,肝气因之不畅,湿热灼伤阴液,导致肝肾阴虚。肝气郁结,一方面克脾犯胃,可使脾气愈虚,水湿更盛;另一方面使气血运行不畅,气滞血瘀。脾虚不运,水谷之精微则不能游溢于肾,肾之精气必然衰减,因而导致肾阳不足,膀胱气化不利,水泛于内;命门火衰,不能温运脾阳,脾肾阳虚,水湿更加不利。总之,本病由于脾胃、肝、肾功能相互失调,终至气、湿、痰、水、血内停腹中,形成本虚表实,虚实夹杂之证。
有学者综合各医家观点,依据酒精性肝病的发病特点,将其病机及演变分为3个过程。早期:过量饮酒,酒毒湿热之邪蕴积中焦,伤及脾胃,脾胃失运,湿浊内生,湿热蕴结,或停于脘腹,或阻于胁下,而出现胃痞、伤酒、胁痛等伤酒之证,此时病及肝、胃、脾。中期:纵酒日久致痰湿内蕴,阻于中焦,土壅木郁,气机不畅,渐则气滞血瘀,气、血、痰互结,阻于腹中,停于胁下则为痞块,发为酒癖,此时肝脾肾俱损,为本虚标实之证。晚期:肝伤则气滞血瘀,脾伤则痰湿蕴结,肾伤则水湿内停,气、血、水凝聚腹中而成酒鼓。
根据饮酒的时间长短,饮酒量大小的不同以及病变程度的不同,本病的发展也按伤酒、酒癖、酒疸、酒鼓几个阶段进行,其中酒疸可在其他阶段中并见。
二、辨证论治
任延明认为辨证可依《医宗必读》之论,分为初、中、末三期论治。初期:根据病邪的偏盛偏衰分为三型论治:1.气滞湿阻,选方小柴胡汤加砂仁、虎杖、厚朴、苍术、葛花等药物;2.湿热蕴结,用茵陈蒿汤加黄芩、黄连、栀子、车前草、泽泻等药物;3.气滞血瘀,用失笑散加金铃子散加桃仁、红花、赤芍、香附、郁金等药。中期:治以清热解毒、理气活血、祛湿化痰,兼顾补虚。分为湿热内盛、肝郁脾虚、痰气交阻、瘀血内停四型,可分别采用龙胆泻肝汤、逍遥散、二陈汤、膈下逐瘀汤加减,临证可加用西洋参、炙黄芪、女贞子、旱莲草等补虚之品。末期:辨证应以顾虚为主,临床上分为气阴两虚、脾肾阳虚、肝肾阴虚三型。分别采用生脉散、济生肾气丸合附子理中丸、六味地黄丸合膈下逐瘀汤加减。
叶永安等认为酒精性肝病早期以肝郁痰阻、肝经郁热多见;中期多见肝胆湿热、食滞痰阻及气滞血瘀;晚期则多见肝脾血瘀、脾虚水停、脾肾阳虚及肝肾阴虚等多种证型。在治疗上,早期宜调肝理气、化湿、清热解毒;中期重在调肝理气、活血化痰消积;晚期在行气活血、化湿利水的同时要兼顾正虚的一面。在辨证的基础上,酌加补气、温阳、滋阴之品。调肝理气药多用柴胡、香附、青皮、陈皮、厚朴等;活血多选用桃仁、红花、赤芍、三棱、莪术、王不留行、当归、丹参等;化痰湿用茯苓、苡仁、陈皮、半夏等;用枳椇子、葛花、黄芩、黄连解酒毒;用西洋参、生晒参、党参、沙参、冬虫夏草、黄芪、白术、茯苓、肉苁蓉、仙茅等补虚。酒精性肝病病变在肝,但涉及到胃、脾、肾、胆等脏腑,产生的病理产物有气滞、血瘀、痰凝、湿聚、热毒等,这些病理产物反过来又加重原有的脏腑病变。在治疗时只有兼顾到肝胃、肝胆、肝脾及肝脾肾,调整好气血阴阳的平衡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祁培宏认为根据其发病特点及大量临床实践,将该病分为三个阶段。1.初期:多属伤酒阶段。此期多属实证,辨证分型可分为肝胃郁热与肝郁痰阻2个证型。2.中期:多属酒癖阶段。此期多属本虚标实之证,辨证分型可分为肝胆湿热、食滞痰阻与气滞血瘀3个证型。3.晚期:多属酒臌之证。此期亦多属本虚标实之证,辨证分型可分为肝脾血瘀、脾虚水停、脾肾阳虚、肝肾阴虚4个证型。
庄千友观察了187例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辨证分为4型治疗,(1)湿热瘀结:用茵陈蒿汤合导痰汤加减:茵陈、炒山栀、炙大黄、半夏各10g,茯苓、丹皮、赤芍各12g,陈皮、胆星各6g,山楂20g,枳实8g,甘草3g,形体肥胖加三棱、莪术,痰湿重加明矾、浙贝,三酯高加山楂、草决明;(2)痰湿阻滞:用苍附导痰丸合五苓散加减:苍术、香附、半夏、桂枝、泽泻、白术各10g,厚朴、陈皮各6g,茯苓、明矾各12g,山楂30g,甘草3g,体重胖加茯苓至30g,泽泻20g,三酯高加草决明30g,便溏时暂不要加入;(3)气血瘀滞: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柴胡、川芎、陈皮各6g,赤芍、枳实、香附、三棱、莪术、海藻、昆布各10g,丹参20g,山楂、炒草决明各30g,甘草3g,胁痛甚加郁金,瘀血重加当归、地鳖虫、水蛭;(4)气阴两虚,瘀血阻络:用六味地黄丸合一贯煎加减:太子参、百合、麦冬各10g,生地、丹参、赤芍、丹皮、山萸肉、淮山药各15g,山楂、草决明各20g,大豆30g,生水蛭2g,头晕乏力加高丽参、五味子。治疗后患者的肝功能指标、血脂及肝脏B超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临床治愈67例,显效49例,好转43例,总有效率达85%。
三、辨证论治与辨病用药相结合
孟文高认为,酒精性肝病的治疗须把辨证施治与辨病用药有机结合,以此提高疗效。1.轻型酒精性肝病,治疗上以化湿解毒为主,常用药如葛花、苍术、白术、茯苓、陈皮、滑石、土茯苓、半枝莲、生山楂等;2.酒精性脂肪肝:治疗上宜清肝活血、化湿解毒,常用药物如生山楂、丹参、茯苓、泽泻、半枝莲、佩兰、柴胡、枳壳等;3.酒精性肝炎:治疗上宜清热利湿、利胆退黄,常用药物如柴胡、茵陈、金钱草、黄芩、茯苓、泽泻、车前子、猪苓、山栀、蒲公英等;4.酒精性肝纤维化和/或肝硬化:治疗上宜行气活血、化湿利水,常用药物如桃仁、丹参、当归、柴胡、赤芍、猪苓、茯苓、石见穿、炙鳖甲等。
酒精中毒的最早期作用是微粒体损伤,损伤的微粒体大量释放出γ-GT,所以γ-GT对酒精的肝损害作用特别敏感,其阳性率明显高于转氨酶。王芳以具有清肝解毒,活血解醒的中药复方(柴胡10g,黄芩10g,半夏10g,蒲公英30g,垂盆草30g,丹参15g,山楂30g,虎杖根30g,板蓝根15g,生甘草6g,葛花30g,三七10g,薏苡仁30g,茯苓15g)为基本方,并随症加减,如纳呆便溏、舌苔白腻者加炒苍术、炒白术各15g,陈皮10g,焦神曲15g;有黄疸者加茵陈30g;有腹水或浮肿者加车前子30g,泽泻15g等,治疗酒精性肝病42例。结果发现,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γ-GT等肝功能指标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基本治愈38例,好转4例,且治疗前γ-GT数值越低,治愈所需的时间就越短,治愈率就越高。
钱海青认为酒精性肝病的病机为酒湿困脾、瘀血阻滞、肝郁脾虚,治则为健脾化湿、凉血清热、疏肝和胃。以肝泰乐片、维生素C、齐墩果酸片治疗20例作对照,用清热凉血解酒汤(茵陈、葛根、白毛夏枯草、蛇舌草、白茅根各30g,青蒿10g,赤芍15g,丹参20g,佩兰10g,焦山楂30g)为基本方,辨证加减治疗47例酒精性肝病患者:湿热郁蒸、肝火犯胃加蒲公英30g、生大黄6g,银花15g;湿困脾虚、肝气郁滞加厚朴、半夏、苍术各10g;湿热夹瘀、肝脾两虚加当归、桃仁各10g,地鳖虫6g。7周后两组的临床症状、肝功能指标及肝B超检查均示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达87%,明显优于对照组55%(P<0.05)。
李新华等辨证治疗酒精性肝病26例,以二陈汤为基本方,随症加减:痰湿气滞证:加苍术、川朴、枳实,合并黄疸者于前法加茵陈、大黄、海金沙;湿热蕴结证:加车前草、黄柏、金钱草以清热湿热,解毒疏肝;酒湿浊毒:加丹参、益母草、五灵脂、白术、泽泻等散结利水之品。结果发现,治疗后临床表现及肝功能指标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治愈13例,显效10例,总有效率达96.14%。
四、辨病用药
1.酒精性脂肪肝
贾秀琴观察了加味温胆汤(枳实、清半夏、黄连各10g,云苓15g,陈皮、竹茹、桃仁、柴胡、赤白芍各12g,丹参、山楂各30g,鳖甲24g)对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结果发现,1个月后,患者的临床症状、肝功能指标及肝B超CT检查均有改善,痊愈22例,好转14例,总有效率94.74%。
沈国良等应用化痰消脂益肝汤(葛根10g,苍术、茯苓、薏苡仁、山楂各15g,绞股蓝、六月雪、平地木各20g,砂仁6g)治疗酒精性脂肪肝124例,并以肝得健胶囊治疗124例作对照。治疗3个月后发现,两组的临床症状及ALT、AST、GGT、B超检查均得到明显改善,其中治疗组总有效率95.9%,优于对照组87.7%(P<0.01)。提示化痰消脂益肝汤具有减轻肝脏炎症、阻止和消除肝内脂肪沉积等作用,对酒精性脂肪肝有一定的治疗作用。高学清等[14]以消脂益汤(葛根、丹参、生山楂、决明子各30g,郁金、泽泻、浙贝母、绿茶、虎杖各15g,柴胡12g,枳实、生甘草各10g)与东宝肝泰片对照治疗酒精性脂肪肝。4周后,研究表明消脂益肝汤有改善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临床症状、恢复肝功能及减轻肝脏脂肪变性的作用,总体疗效90.5%,优于对照组80.0%。
潘志坚等以柴胡疏肝散加味(柴胡、枳壳、香附、川芎、郁金各10g,赤芍、白芍各12g,生山楂、丹参、草决明各15g,黄芪20g)治疗酒精性脂肪肝患者60例。结果发现,治疗后患者的临床表现、肝功能指标(ALT、AST、GGT)、血脂及肝B超均得到改善,临床治愈32例,显效8例,有效18例,总有效率达96.7%。任泽久等[16]将72例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6例给予中药疏肝健脾汤(柴胡、法半夏各10g,草决明、何首乌、泽泻、葛根各15g,生山楂、丹参、茯苓各20g,陈皮12g等),对照组36例给予脂必妥片口服。结果发现,治疗组的肝功能、血脂等改善以及临床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提示疏肝健脾汤治疗酒精性脂肪肝疗效显著。
2.酒精性肝炎
董全胜等对83例酒精性肝炎患者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葛芍酒肝汤(以解毒利湿、活血化瘀、调理肝脾为治法:葛根、白芍、丹参各30g,茯苓20g,郁金、鸡内金各15g,柴胡、厚朴各10g,甘草5g),以21例仅作基础治疗者对照,60天后治疗组有66例治愈,临床症状消失,GGT、ALT及B超均恢复到正常,总有效率达98.79%,而对照组2例治愈,总有效率达71.43%,二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赵殿法等[18]观察了75例酒精性肝炎患者,40例在基础治疗的同时加用具有清热利湿、活血化瘀、软坚散结功效的酒肝灵(大黄6g,白术、郁金、栀子、柴胡各10g,泽泻、茯苓、黄芩、葛花各15g,丹参、黄芪各30g,鳖甲、虎杖各20g),与仅作基础治疗的35例作对照。2个月后,两组临床症状及肝功能指标ALT、AST、TBiL、γ-GT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治疗组(总有效率97.5%)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4.2%)(P<0.01)。
董筠等以具有疏肝健脾、清热利湿的中药复方(醋柴胡6g,白术、郁金各10g,白芍、葛根花、茯苓、茵陈、神曲各15g,砂仁3g,制大黄8g,甘草5g)治疗了24例酒精性肝炎患者,并以复合维生素B、维生素C及甘利欣治疗24例作对照,结果发现,两组的临床症状及ALT、AST、GGT均得到改善,总有效率无差异,而治疗组显效率62.5%明显优于对照组25%(P<0.05)。张诗军等[20]以常规西药治疗15例酒精性肝炎作对照,亦观察了具有清热利湿功效的中药复方(柴胡10g,茵陈15g,郁金15g,大黄6g,葛根15g,金钱草30g,虎杖30g)对30例酒精性肝炎的疗效。结果发现,两组症状不同程度得到改善,肝功能亦得到不同程度恢复;总有效率比较差异虽无显著性意义,但两组显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同时,治疗组患者外周血IL-8、MDA水平均明显下降,SOD活性明显上升(P<0.05),而对照组仅MDA水平明显下降(P<0.05)。研究提示清热利湿法对酒精性肝炎具有较好疗效,其机制可能与下调炎症细胞因子IL-8水平、减轻肝脏脂质过氧化反应等有关。
3.酒精性肝病
王育群等采用随机数表法按2:1:1的比例将120例酒精性肝病患者分成三组:清肝活血方组(柴胡9g,黄芩9g,丹参15g,鳖甲9g,葛根15g),小柴胡冲剂组,支持疗法组(肝泰乐、维生素C)。治疗3个月后,清肝活血方能有效改善酒精性肝病患者的症状体征,对食欲减退、恶心、黄疸等的改善作用显著优于对照组,对ALT、AST、GGT、TG、纤维化标志物、炎性细胞因子等也有显著的改善作用,总有效率达95%,综合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故清肝活血方对酒精性肝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疗效机理可能与抗脂质过氧化损害,稳定肝细胞膜;纠正肝内脂质代谢紊乱,防止肝内脂质蓄积;调节免疫活性因子,抗炎;抗肝纤维化发生等有关。
任延明等以益气活血祛湿法组成的胶囊(西洋参、黄芪、虎杖、大黄、土茯苓、水蛭、泽泻、牡蛎)治疗51例酒精性肝病患者,对照组23例给予肝泰乐片及维生素C。72天后,治疗组的临床症状、ALT、AST和GGT血清水平及肝B超检查均得到明显改善,总有效率达84.3%,明显优于对照组48.7%(P<0.01)。且治疗后患者TNF-α、IL-6显著下降,提示本法有较好的阻止酒精性肝病进展的作用。
刘祥斌等将43例酒精性肝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0例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黄连温胆汤(黄连3g,陈皮10g,法夏10g,茯苓25g,枳实、竹茹各12g,炙甘草6g,丹参15g,粉葛30g,当归15g,鸡内金10g),对照组23例仅给予基础治疗。8周后,统计结果表明治疗组的临床症状及肝功能指标得到改善,且改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李有田等将62例酒精性肝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自拟解酒护肝饮(清热利湿,行气活血化瘀:柴胡15g,香附15g,郁金15g,川栋子15g,菌陈20g,青蒿15g,虎杖15g,葛根20g,丹参15g)治疗组32例,肝安治疗组30例。治疗6周后结果表明,两组肝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恢复,且自拟解酒护肝饮治疗组患者外周血IL-8、MDA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SOD活性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5);肝安对照组患者外周血MDA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自拟解酒护肝饮治疗组(总有效率98.1%)优于肝安对照组(69.8%)(P<0.05),提示自拟解酒护肝饮治疗酒精性肝病的疗效优于肝安。
五、实验研究
1、单味中药及其提取物
(1)枳椇子
嵇杨等研究发现枳椇子水提取液预先灌胃给药能阻止乙醇所致的小鼠肝脏MDA升高和GSH下降,提示其对乙醇所致小鼠肝脏脂质过氧化具保护作用;同时还能降低乙醇所致的胆固醇、三酸甘油脂增高,提示其有可能延缓和防止乙醇所致的脂肪肝的形成。张洪等[26]亦发现枳椇子提取物对乙醇所致小鼠肝损伤有拮抗作用,其机制与提高GSH氧化功能、增强GST催化的GSH结合反应,增加SOD、Cat活性,从而加速乙醇及其中间产物的代谢有关。
(2)银杏叶
宋方方等观察了银杏叶提取物(EGB:6%萜内酯、24%黄酮)对大鼠酒精性肝损伤的预防作用。结果提示:与酒精组相比,EGB组ALT、AST活性均显著降低(P<0.05),MDA含量非常显著降低(P<0.01);SOD、GSH-PX活性和GSH含量较酒精组均显著升高(P<0.05)。血红素氧化酶-1(HO-1)是血红素代谢的限速酶,降解血红素为胆绿素、CO、Fe2+,胆绿素能迅速转化为胆红素,胆绿素、胆红素是细胞内重要的氧化应激防御物质;HO-1源的CO在氧化应激下能保护肝细胞的微循环;Fe2+可以加速运铁蛋白的合成,增加细胞内铁的流出使其免受氧化应激损。本研究还发现,EGB可以诱导HO-1mRNA的高表达。因此认为EGB通过减少酒精所致GSH的耗竭,增加抗氧化物质活性或含量,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从而预防酒精性肝损伤,其机制可能与诱导HO-1表达有关。
(3)三七
王彦武等研究了三七花含片(主要含三七花提取物、葛根粉、灵芝粉,具有镇痛、抗炎、抗血栓、免疫调节、护肝等作用)对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发现,三七花含片能够通过显著降低肝内MDA含量,抑制过氧化反应,减轻MDA对肌体的损伤;同时增加GSH的含量,使有足够的GSH对抗过氧化反应。说明三七花含片具有清除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的作用,有较好地抗酒精性肝损伤的作用。
(4)牛磺酸
牛磺酸是细胞内含量最丰富的含磺酸基的β自由氨基酸,在体内分布广泛,具有维持组织渗透压、稳定细胞膜、调节细胞内钙代谢,抗脂质过氧化以及保护胰岛β细胞等广泛生物学效应。范建高等观察了牛磺酸、金牡蛎(主要含有牛磺酸)对大鼠酒精性肝损伤的防治作用。结果发现,二者均可显著降低高脂饮食酒精造模大鼠的血清和肝组织内TG、TCH含量,血清转氨酶ALT、AST水平亦明显下降,提示金牡蛎及其提取物牛磺酸可有效防治大鼠酒精性肝损伤。
(5)丹参
丹参是一种活血化瘀的中药,能增加毛细血管网,改善微循环,疏通肝内血液淤滞,并降低肝细胞纤维化程度。同时丹参还具有抗氧化作用,通过提高血中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清除细胞内氧自由基,从而保护肝细胞。另外,丹参还具有钙拮抗作用,能维持细胞内钙稳态,从而发挥其抗肝细胞坏死的作用。王俊萍等研究了丹参对酒精性肝损伤的防治作用,结果显示,丹参组与酒精组比较,肝脏线粒体GSH水平明显升高达50%,血清ALT明显下降,光镜及电镜均显示脏脏病理明显减轻,肝细胞核膜、内质网、线粒体等结构基本正常,提示丹参对酒精性肝损伤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1)丹参能降低自由基的产生,抑制GSH的消耗,增强体内抗氧化防御能力;(2)丹参能很好地保护肝细胞膜系统,提高其稳定性。赖凌燕研究发现,丹参能减轻酒精所致的肝细胞脂肪变性和坏死及抑制TG含量升高。陈小囡等研究发现,丹参注射液能显著降低酒精性肝损伤大鼠模型组血清TNF、ALT、AST值(P<0.01),从而防治酒精性肝损伤。
(6)川芎嗪
褚燕君等以川芎嗪注射液治疗23例酒精性肝炎患者,并以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20例作对照,结果发现,治疗后42天后两组血清肝功能、SOD、LPO、TNF-α、IL-8等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治疗组PC-Ⅲ与HA的改善优于对照组,提示治疗酒精性肝炎不但有抗氧化作用,还有抑制肝纤维化作用。
(7)茶多酚
张幸国等研究发现,细胞因子IL-1R2、IL-5R2、CSF1、CD27、IL-6R对酒精性肝损伤的发生可能有阻断作用,而IL-13、IL-1R1、IL-7R2、EPO-R、LIFR则可能激发或促进酒精性肝损伤,应用茶多酚治疗后,其IL-3、IL-4、IL-1R2、IL-6R、IL-7R2的mRNA表达上调,而IL-3Ra、IL-1R1的表达下调,提示茶多酚可能是改变以上细胞因子的表达,从而改善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起到抗酒精性肝损伤的作用。
2.中药复方
(1)茵陈蒿汤
洪敏等观察了茵陈蒿汤提取物对不同浓度酒精灌胃造成的大鼠肝损伤模型,检测茵陈蒿汤对血清转氨酶及病理组织学的影响。结果发现,茵陈蒿汤提取物可降低酒精性肝损伤大鼠的ALT、AST的活性和肝脏系数;病理组织学检查显示其可明显改善小叶中心性纤维化、小叶中心性小灶性坏死及点状坏死,减少Mallory小体、嗜酸性变和溶解变性以及中性粒细胞浸润。可见,茵陈蒿汤提取物对酒精诱导的肝损伤,从血清酶学到肝细胞的组织学变化均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2)小柴胡汤
河福金等通过实验研究发现,小柴胡汤具有防治酒精性肝损伤的作用,能促进肝细胞内糖、蛋白质的合成,增强肝细胞对有害因子的抵抗能力。其机理是:1.保护肝细胞膜系统,提高其稳定性;2.促进肝细胞核大而圆,核仁明显,胞质丰富,密度增加,可见大量平行排列的粗面内质网和多聚核蛋白体。
(3)五子衍宗丸
李育浩等观察了五子衍宗丸对乙醇性肝损伤大鼠脂质代谢的影响,结果发现五子衍宗丸能明显防止乙醇性肝损伤大鼠模型的血清总胆固醇的降低和血清、肝内的甘油三酯的升高,肝脂变及肝组织坏死明显减轻,提示五子衍宗丸通过纠正肝内脂质,特别是甘油三的代谢紊乱,从而减少乙醇所致的肝坏死,促进肝脏损伤的修复。
(4)杞菊地黄汤
粱奇等观察了杞菊地黄汤对慢性乙醇性肝损伤大鼠的过氧化脂质的影响,结果发现,长期摄入乙醇,可使大鼠血清及肝LPO升高,两个剂量对肝LPO均有明显降低作用,且大剂量尤为明显,其作用与天然抗氧化剂VitE作用相似,提示防止血、肝过氧化脂质的升高,减少肝细胞的损害可能是杞菊地黄汤护肝作用的重要机理之一。
(5)橄榄解酒饮
彭勃等以电镜观察了以清热利湿、健脾护肝为主要治则的橄榄解酒饮(橄榄、枳椇子等)对酒精性肝损伤肝组织超微结构改变的影响,结果发现,橄榄解酒饮能明显保护肝细胞线粒体,恢复其形态结构和功能,维持细胞旺盛的蛋白生成能力和核酸代谢能力,从而促进细胞代谢,增强细胞功能,在能量代谢和蛋白质合成代谢方面量效关系呈正相关系。
(6)复方柴胡汤
陈志伟等观察了具有疏肝解郁、行气止痛、活血化瘀、健脾利湿功效的复方柴胡汤(柴胡、虎杖、茵陈、葛根、枳椇子等)对酒精性肝损伤的形态学影响,结果发现,该药对肝细胞膜及肝线粒体膜具有保护作用,可提高细胞内网状膜系统的稳定性,对酒精所致的肝细胞器和细胞膜的损害具有保护作用,证实了该药对酒精性肝损伤具有显著的防治作用。
(7)清肝活血方
郑培永等研究了清肝利湿、活血散结为功效的清肝活血方(柴胡12g,黄芩9g,丹参9g,鳖甲6g,葛根9g)对酒精性肝病大鼠肝脏脂质过氧化损伤的影响,并以小柴胡冲剂为对照,结果发现,清肝活血方可明显降低升高的ALT、AST、GGT、AKP、LDH,同时升高白蛋白;降低甘油三酯,升高胆固醇;明显升高肝内SOD、GSH水平,抑制MDA的生成,小柴胡冲剂亦有类似作用,但对MDA生成的抑制作用无统计学意义。提示,该方对酒精性肝病有明显防治作用,而抗脂质过氧化可能是其作用机理之一。
(8)柴蔻冲剂
李东良等研究发现,柴蔻冲剂(柴胡、草豆蔻、三七、茯苓、山楂)可有效地阻止慢性酒精性肝损伤大鼠红细胞、肝组织SOD及血与肝组织中CAT、GSH-PX耗竭和血浆与肝组织中脂质过氧化终产物MDA的升高,故有抑制氧自由基的产生、提高组织抗氧化能力、防治ALD的作用,且呈剂量效应关系。
(9)其他
许惠玉等观察了具有疏肝解郁、行气止痛、活血化瘀、健脾利湿的中药复方(柴胡15g,茵陈20g,鸡内金15g,郁金20g,黄芪30g,丹参20g,葛根15g等)对酒精性肝损伤大鼠血清ALT、GSH-PX活性的影响,结果发现中药组能明显提升肝损伤大鼠血清ALT、GSH-PX活性,提示该方具有抗氧化剂及抗脂质过氧化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