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血浊角度论治眩晕三则
2020.04.28从血浊角度论治眩晕三则
孙西庆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病例一
徐某,女,70岁 2014.03.27 首诊
主诉:头昏沉不清半月。
现病史:患者半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昏沉不清,持续性,夜间为重,伴恶心,视物模糊。双下肢无力,自服银翘VC片,效差,头晕加重。现症见:头昏沉不清,视物模糊,恶心,无呕吐,无头痛,无胸闷心慌,双下肢乏力,头部颤抖。纳呆,眠差,入睡困难,眠浅易醒,醒后难再入睡,多梦,每晚间断入睡7-8小时,平素畏寒,大便2-3日一次,便稀,小便可。舌淡,苔中厚腻,脉沉。既往:高血压病30年,最高达270/110mmHg,自服尼福达、倍他洛克,血压控制在140/80mmHg;糖尿病病史20年,自服二甲双胍,注射胰岛素,空腹血糖控制在8-9mmol/L;冠心病病史20年。
诊断:眩晕
处方:炮附子10(先煎) 党参15 干姜10 白术20 炙甘草10 茯苓20 桂枝15 荷叶10 泽泻15 龙骨30 牡蛎30 炒枣仁30 砂仁15
2014.04.07二诊
药后效佳。头昏沉减轻,双下肢乏力感减轻,食后泛酸未再发作。大便日行1-2次,成形。现症见:偶有头昏沉不清,视物模糊,活动后易汗出,汗后自觉发冷,眠差,入睡难,眠浅易醒,醒后可再眠。纳可,二便调。舌红,苔白,脉沉弦。BP:132/90mmHg
处方:中药上方炮附子改15(先煎)加麻黄5细辛6
继服 10 剂,未再复诊。2014年4月20日电话随访,患者诉诸症平妥。
分析:血浊的现代含义为血液流变学异常、血液中滞留过剩的代谢产物以及血液循行障碍,与高血压、高血糖、冠心病的发生密切相关。考虑到患者多年高血压、高血糖、冠心病病史,而血浊为发病的病理基础,故本病从血浊论治。血浊积淀脑中,清窍被扰,则致脑浊不清,可见头昏沉;浊血扰神,则可见失眠;浊血汇脾,则致脾失其用,故纳呆,患者夜间头昏沉严重、平素畏寒、便稀为阳虚之证。究其原因,本病可能为患者素体阳虚,阳气推动能力减退,导致血行缓慢而成血浊,以阳虚为本,血浊为标,治疗上温补肾阳以清化血浊,。方中附子、干姜、桂枝、砂仁辛温,温阳散寒,清化血浊,党参、白术、炙甘草、茯苓健脾,龙骨、牡蛎、炒枣仁安神,荷叶升阳利湿化浊,泽泻渗湿化浊。全方共奏温阳化浊之效。
病例二
孙某,女,57岁,2014.04.17 首诊
发作性头昏沉8天。患者无明显诱因于8天前出现头昏沉,现症见:头昏沉,呈发作性,晨起时尤重,持续约30min,伴恶心、心悸,胸胁疼痛,情绪差。纳呆,眠一般,多梦,白日易犯困,无胸闷,口干,二便调。舌暗,苔薄腻,脉沉弦。
诊断:眩晕
处方:调气活血汤加苍术20藿香10荷叶10菖蒲12远志10
2014.04.24二诊
效佳,现症见:头昏沉减轻,阵发性,发作次数减少,每次持续15分钟左右,无恶心呕吐,偶心慌,心悸,双腿乏力。纳可,自诉服药前后胃部胀满不适,眠可,精神状态较前改善,口干,大便日一行,质稀,小便调。舌暗,有齿痕,苔薄黄,根苔黄厚,脉沉。
处方:茯苓20 桂枝15 苍术20 炙甘草10 白蔻仁10 砂仁10 荷叶12 葛根20 僵蚕20 天麻20
继服 7剂,未再复诊。2014年5月5日电话随访,患者诉诸症平妥。
分析:患者头昏沉、恶心、心悸、多梦、易犯困、舌暗,均为血浊伤脏之表现,浊血扰神,则可见心神不宁,多梦,心悸;血浊日久,浊污积淀脑中,则致脑浊不清,头昏沉;浊血污脾,则致恶心,纳呆。血浊日久,影响气的运行,导致气滞,出现情绪不佳及胸胁疼痛,气滞影响津液运行,痰湿内生,故苔腻。本病以血浊为本,气滞、痰湿为标,治疗以清化血浊为主,兼以行气、化痰祛湿。调气活血汤为血府逐瘀汤去生地,加熟地、葛根而成,活血行气,苍术苦温燥湿,藿香芳香化湿,荷叶利湿化浊,菖蒲、远志化痰,全方共奏活血行气、化痰祛湿之功。
病例三
钟某,男,48岁,2017.08.16 首诊
头晕1年。患者1年前因饮酒后出现头晕,站立不稳,于当地医院行颅脑MRI示:未见明显异常,椎管狭窄。现症见:持续性头晕,头昏沉不清亮,无视物旋转,无眼前发黑,每于上楼、开车时明显伴恐惧感,颈部僵硬,四肢麻木,下肢乏力,如脚踩棉感,时胸闷,体型偏胖。纳可,眠差,凌晨3时醒,醒后不能复睡,二便调。舌苔白厚,脉沉紧。辅助检查: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4.26mmol/L。
诊断:眩晕
处方:厚朴20 陈皮15 白术15 枳壳30 茯神30 桂枝20 菖蒲20 川芎20 天麻30 葛根30 僵蚕20 巴戟天20 川牛膝20 清半夏10
2017.08.30二诊
效佳,现头晕呈发作性,去公众场所后易出现头晕,不欲睁眼,紧张,双下肢乏力发软,伴胸闷,易疲劳,自汗,纳可,眠6-7h,凌晨3h醒,醒后难复睡,二便调。苔厚略黄,左脉沉弦。
处方:中药加枳壳30栀子10淡豆豉20阳起石30
2017.09.06三诊
效佳,现症见:劳累后偶有头昏沉,下肢乏力,心情易烦躁。纳眠可,二便调。苔白厚,脉左沉弦。
处方:中药加沉香5,瓜蒌20
2017.09.13四诊
效佳。头昏沉基本缓解。现症见:劳累时偶有头昏沉,急躁,无畏寒热,汗出可,口干。纳可,不敢食凉,眠可,大便1日2行,成形,小便调。苔厚略黄,脉左沉弱,右沉紧。
处方:中药加覆盆子30,酒苁蓉20
继服 7剂,未再复诊。2017年09月23日电话随访,患者诉头晕未再发作。
分析:该患者形体偏胖,血脂偏高,血浊是发病的病理基础,头晕、头昏沉是血浊日久,浊污积淀脑中而致;浊血扰神,则可见失眠;舌苔白厚,脉沉紧为痰湿之证,本病为血浊兼痰湿之象,故治疗上宜着重化浊清血,化痰祛湿。方中厚朴、陈皮、白术、茯神、清半夏取平胃散加二陈汤之义,理气燥湿化痰;枳壳破气除痞;川芎行气活血、祛风燥湿,上可至巅顶以行散,下可至血海以入血分,天麻具有活血之功,如《药品化义》认为其“味薄通利,能利腰膝,条达血脉”,川芎、天麻即可清化血浊;桂枝、巴戟天辛温,取“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之义,且痰为阴邪,易伤阳气,加用巴戟天也可温补肾阳;石菖蒲开窍豁痰,醒神益智;葛根解肌通络,舒挛缓急,僵蚕化痰散结,共同缓解颈间肌肉紧张;川牛膝活血通经以清化血浊,且补肝肾、强筋骨以改善下肢乏力。全方重在行气健脾,化痰活血,以清化血浊为本,化痰清热治标,以达到标本兼顾治疗眩晕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