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之路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隗继武教授 传承之路 详细

志存高远 仁心济世

2015.06.12
来源部门: 作者: 系统

志存高远  仁心济世
走近名老中医隗继武教授和他的传承工作室
  他,已过古稀之年,面色朗润,慈眉善目。以饱满的热情坚持在临床、教学和科研的第一线。每周数次出诊,医术精湛,广受好评。
  他,医理精深,学识渊博,勤于实践,善于总结。擅治内科杂病,对消化系统疾病尤为专长。在五十多年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诊疗经验,形成了系统而完整的学术思想。
  他,视患者为亲人,“见彼苦恼,若己有之”,细心诊治,一丝不苟,以其精湛的医疗技术和高尚的医德医风赢得了患者的信赖与爱戴。
  他,就是我院的隗继武教授。
 
 矢志岐黄 卓有建树
  受家庭的影响,隗继武教授自幼就喜爱中医,到中医院校深造曾是他多年的愿望。1958年考入山东中医学院后,他成为该校的第一届本科学生。他深知学习机会的来之不易,在校期间,精心钻研中西医学基础理论,1964年毕业后留校。他博览群书、广收博采,深研中医精奥,尊古而不泥古,参西而不离中,虚心向老教师、老中医学习,对中西医理论打下了坚实基础。
  隗继武教授曾任山东中医学院副院长、山东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山东中医药大学内科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山东省第三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指导老师、中华中医药学会名医研究会委员、济南市政协委员、山东名人协会常务理事等职。他曾去俄罗斯、美国学术访问,2000年山东省卫生厅派他去瑞士行医、讲学一年。
  在长期的临床、教学、科研中,他擅治内科杂病,对消化系统疾病尤为专长,对急性肠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肝炎、肝硬化、胆囊炎、胆石症、食道癌、胃癌、肝癌等均有丰富的治疗经验,此外,对妇科病、男女不育不孕症的治疗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辛苦耕耘,终结硕果。他笔耕不缀,勤于钻研,发表了“中西医结合治疗亚急性肝坏死的体会”、“脾胃论及其临床纲要”、“消化系统疾病舌象变化规律与计算机智能化研究”等20多篇论文,主编了《传统医学丛书—中医内科学》,参编了《英汉对照实用中医文库》、《英汉实用中医药大全》等多部著作;主持完成了省级科研课题五项,荣获省教委著作一等奖两项。本人材料入选了《华夏英杰》、《辉煌成就—世纪曙光》、《2000中国风—杰出人物特集》、《大地之子》、《中国专家人名辞典》、《共和国专家成就博览》。
 
                         重视整体 精研脾胃
  在诊疗手段上,隗继武教授主张“六结合”的原则,即宏观与微观结合、局部与整体结合、防病与治病结合、辨证与辨病结合、内治与外治结合、治病与治心结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他非常重视中医的整体观念,将其贯穿于辨证施治的各个方面。他认为人体各脏腑都有各自不同的生理功能,而这些生理功能又都是整体机能活动的组成部分。在诊治疾病时只有以整体观念为指导,统观全局,审证求因,燮理阴阳,调理脏腑,疏通气血,调节升降,才能使机体达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状态。
  隗教授在重视整体的基础上,尤其突出脾胃。他认为脾胃虽是消化系统的主要器官,但其功能远不止于此,与全身各脏腑乃至整个生命活动都有着密切联系,因脾为后天之本,为气血生化之源,主运化,统调水液的运行,主升降,调畅全身气机。为此,隗老师强调临证必须注意顾护脾胃,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治疗脾胃病以健脾护胃,调理升降为大法。隗教授认为,脾为脏属阴,胃为腑属阳,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主升,胃主降,脾胃为升降之枢,一脏一腑,一阴一阳,一升一降,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水谷的受纳、消化、吸收、输布,营养全身各个器官,如“升降失常”则出现纳呆,脘闷,腹胀,便溏,嗳气,呕恶等症。脾喜燥恶湿,胃喜润恶燥,脾病易湿、易寒、易虚、易陷,胃病易热、易燥、易实、易逆。故治脾宜燥、宜温、宜补、宜升,治胃宜清、宜润、宜泻、宜降。
  他表示,用药不注意保护胃肠功能,所治的病未治好,先把胃“伤了”是经常遇到的。除了药物治疗外,他主张科学合理的饮食,调畅情志,心情舒畅,远离生气烦恼,加强心理疏导,尽量少用药,尤其不用对胃有刺激的药,以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二)治疗肝胆疾病更需时刻顾护脾胃。慢性肝胆疾病,多由湿热或疫毒侵袭日久,肝失疏泄,气机不利,横逆犯胃乘脾,以致脾升不健,胃降不和,运化失司,气血生化乏源。隗教授表示,治疗慢性肝胆疾病,虽疏肝利胆与健脾和胃并用,但重在健脾,脾健胃和,五脏乃安,此乃不治肝胆而其病自愈。
 
                        甘为人梯 桃李芬芳
  隗教授历来重视中医学术的传承、发展和人才的培养,治学严谨,言传身教,耐心细致地为中医后学传道授业解惑。他教给学生的不仅是遣方用药之妙,更是严谨的治学态度,高尚的医德医风,独特的人格魅力,让学生受益匪浅,给他们以激励。
  为了加强对人才的培养,隗教授和爱人商定从自己的积蓄中拿出一部分钱设立了“隗继武、张莲惠奖学金”,每年从应届毕业生中选出品学兼优、德才兼备的学生给予奖励,此举在全校师生中引起强烈反响,受到高度赞扬。如今,他培养的学生很多都已成为中医医疗、教学、科研骨干和学术带头人。
  为了更好地继承和发扬隗继武教授的学术思想和诊治经验,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在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成立了“隗继武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据传承工作室主要负责人迟莉丽教授介绍,工作室下一步的主要工作有:
  硬件建设
  建立规范的名老中医示教诊室、示教观摩室、资料室,以特色诊室和研究室建设为主要内容,使之成为诊疗与带教、师承授课、学术交流、典型病例讨论、疑难病例会诊的主要工作场所以及学术资料和临床经验的共享平台。
  研究任务
  工作室将定期跟师门诊或病房查房,采集临床资料、临床典型医案和疑难病例的讨论分析及辨治过程,详细记录、登记,并通过录音、录像等方式保存,定期举办专题讲座等,深入系统研究总结隗继武教授的学术思想、临证思辨特点及经验。
  同时,整理并推广隗继武教授的学术思想,对临证擅长治疗的四个常见病、疑难病进行系统的总结研究,制定规范的中医临床诊疗方案,并加以推广传承于临床。建立隗继武名老中医典型医案共享,并及时吸取其他地区名老中医药专家经验。
  人才培养和梯队建设
  工作室团队研究成员由老、中、青中医临床工作者及计算机网络人员组成,注重培养传承型和创新型人才。依托名医优势,注重建设发展,旨在建设成为结构合理、技术力量雄厚、具有鲜明中医特色、具有明确研究方向和发展目标的工作室。
 
  名医工作室负责人及主要成员
     迟莉丽: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第三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现任脾胃病科副主任,隗继武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负责人。兼任山东省中医药学会脾胃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分会委员,山东省免疫学会消化免疫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医师学会消化分会委员会委员。
  20余年来一直从事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临床及理论研究,广收博采,融汇中西,具有较高的理论造诣,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临床坚持中西医结合的方针,以中医辨证论治为纲,从调理脾胃入手,采用扶正祛邪、平衡阴阳的理、法、方、药。擅长治疗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胆囊炎、胆石症、溃疡性结肠炎、肠易激综合征、便秘、反流性食管炎、各种肝炎、肝硬化、肝性脑病、消化道出血、急性胰腺炎等急危重症,以及常见内科杂病。
  学术成果:发表省级以上学术论文30余篇。主持省级科研课题2项;参与4项,其中3项已通过鉴定,2项在研。主编著作1部,副主编著作3部、参编1部。
 
王伟明:医学硕士,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山东省中医药学会脾胃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1985年毕业后分配到我院内科工作至今。工作之后,积极投身于医、教、研之中,在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上积累了一定的临床经验,取得了一定的临床疗效,深受患者的喜爱。
  工作之余,大量翻阅医学期刊,不断了解国内外最新诊疗动态,以便带教学生和指导临床工作;同时,积极撰写学术论文,共计发表26篇,主编著作1部,副主编著作2部,主持和参与科研课题5项,主持课题《化积膏外敷治疗肝硬化的临床疗效评价》获2010年山东省中医药科技三等奖。
 
焦安钦:教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中华医学会山东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在慢性肾衰竭的证候研究方面,探索了慢性肾衰竭患者胃肠功能障碍、胃肠激素与中医脾胃证候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联系的规律性。
  在慢性肾衰竭的治疗方面,提出“调理脾胃为先、扶正祛邪兼顾”的治疗思路,形成了以辨证论治为主体,配合饮食疗法、脐疗、足浴、穴位注射等多种方法的综合治疗体系。总结多年临床诊疗经验,提出慢性肾衰竭的治疗应以临床证候为主线,症状、体征为切入点,现代理化检查指标为参考,坚持辨证施治为主导的治疗原则,注重临床证候疗效而不是单纯的理化指标。通过一系列研究,为中医药治疗慢性肾脏病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为提高中医药治疗CKD的水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扫一扫,手机端浏览

患者服务
出诊信息
快速到达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