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思想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单秋华教授 学术思想 详细

守正传承,创新耳穴综合疗法

2020.05.20
来源部门: 作者: 系统
守正传承,创新耳穴综合疗法
  
    耳穴综合疗法是集耳背放血、自体血穴注及耳穴点刺三种疗法于一体的一种综合治疗方法,简称耳综疗法。该技术自70年代由山东省中医院针灸科肖永俭主任学习引进,先后经王秀英、秦朋岫主任医师的推广应用。2001年入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临床诊疗技术的整理与研究项目,单秋华为主的课题组把技术进行了改进和提高,规范了技术操作标准,突出中医特色,操作方法简便,技术成熟度高,无不良反应及副作用,安全性好,适宜推广应用。
    一、理论基础
    1.耳与经络脏腑的关系
    耳穴是指分布在耳廓上的穴位。耳与经络脏腑有极为密切的关系,耳穴既是人体各部分与体表的联系部位,亦是脏腑组织生理病理变化在耳廓上的反应点,故可以借助耳穴诊断和治疗疾病。
   (1)耳与经络的关系
    早在《内经》之前,长沙马王堆西汉墓出土的帛书中《阴阳十一脉灸经》就记载有与上肢、眼、颊、咽喉相联系的“耳脉”。《内经》中将“耳脉”发展为手少阳三焦经,并且对耳与经脉、经别、经筋的关系都有较详尽的一记载,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曰:“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气血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别气走于耳而为听。”《灵枢·经脉》篇曰:“小肠手太阳之脉……其支者,从缺盆循颈上颊,至目锐眦,却入耳中”,“三焦手少阳之脉……其支者……上项系耳后,直上出耳上角……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胆足少阳之脉,起于目锐眦,上抵头角,下耳后……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胃足阳明之脉……上耳前”,“膀胱足太阳之脉……其支者,从巅至耳上角”,“手阳明之别……入耳,会于宗脉。”《灵枢·经筋》曰:“足阳明之筋……其支者,从颊结于耳前”,“手太阳之筋……其支者,入耳中,直者,出耳上……”,“手少阳之筋……其支者……循耳前……”。
    根据《灵枢》的记载,循行耳区的经脉与手足三阳经的关系最为密切,六条阴经虽不直接入耳,但都通过经别与阳经相合,十二经脉都直接或间接上达于耳。正如《灵枢·口问》所云:“耳者宗脉之所聚也。”《杂病源流犀烛·阳跷阴跷脉病源流》中记述:“此外,阳跷者奇经八脉也与耳有联系,……从睛明上循入发际,下耳后。”故耳与十二经脉及奇经八脉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广泛联系。
    (2)耳与脏腑的关系
    耳为九窍之一,与脏腑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灵枢·五阅五使》曰:“耳者,肾之官也”、《灵枢·脉度》曰:“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素问·金匮真言论篇》曰:“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耳,藏精于心”、《素问·藏气法时论篇》曰:“肝病者……虚则……耳无所闻……气逆则头痛,耳聋不聪”、《素问·玉机真脏论篇》曰:“脾……不及则令九窍不通”、《难经·四十难》曰:“肺主声,令耳闻声”、《证治准绳》曰:“心在窍为舌,以舌非孔窍,故寄窍于耳。则肾为耳窍之主,心为耳窍之客。”《厘正按摩要术》中提出耳背分属五脏的理论,这种源于中医整体观的分部方法,又充分体现了中医学中局部与整体的相关性,是通过耳穴来诊断和治疗疾病的依据。
    综上所述,耳穴与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和脏腑均有密切联系。正如《卫生宝鉴》中所记载:“五脏六腑,十二经脉有络于耳者。”当某条经脉或某个脏腑有病时,可以通过经络反映到耳廓上来,我们在临床观察发现,大部分偏头痛患者在耳穴有结节状处隆起,而刺激耳穴又可达到疏通经脉,调理脏腑的功效。
    二、耳穴综合疗法操作
    通过耳穴治疗偏头痛早在《内经》中就有类似的记载,如《灵枢·厥病》中载有“厥头痛,头痛甚,耳前后脉涌有热,泻其出血,后取足少阳。”指出用耳廓前后动脉放血的方法来治疗偏头痛。
    耳穴综合疗法是一种以中医理论为基础,并在临床实践中日益完善和发展的综合疗法。本疗法由耳背放血、自血穴注、耳穴点刺三种治疗方法综合而成,故其治疗作用也是三者相互作用后的总合效应,共同达到祛风泻热、疏利少阳经气、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的治疗效果。
    1、耳背放血
    (1)部位选取:偏头痛发生在头侧部,是少阳经循行区域,手少阳三焦经“……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过客主人前,交颊,至目锐眦”、足少阳胆经“起于目锐眦,上抵头角,下耳后,循颈行手少阳之前……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锐眦……”。可见,耳与少阳经关系密切。偏头痛多由外感或内伤所致的少阳经气不利引起,故通过耳背放血可以达到疏利少阳经气的作用。
    根据全息理论,耳廓是分布有各器官系统信息投射区的基本结构单位,多数器官系统在全息元的特定信息投射区以相应的脏器的解剖学名称来命名,其分布使耳廓这个独立的器官成为人体整体的缩影,整个耳廓包含了躯体及内脏的所有信息,能够反应人体各脏腑的机能状态。因而,机体有病时会在耳廓相应的部位上有所反应,而刺激耳廓上特定的部位,就可以调整与其相应的人体某部的功能。在全息理论中,耳背为正立人像的缩影,上1/3为人体的头部。此外,耳背治疗头痛奇穴颈感(位于耳后上沟中央)、头痛1(位于耳后三角窝后隆起上部的突起处)、头痛2(位于耳后三角窝后隆起的外下方)、头痛3(位于耳后三角窝后隆起的外下方)均位于耳背上1/3处。因此在使用耳穴综合疗法治疗偏头痛时取耳背上1/3的血管放血。
    (2)放血的作用:瘀血为偏头痛反复发作,经久难愈的主要的病理因素。《灵枢·五邪》谓:“邪在肝……取血脉以散恶血,取耳间青脉以去其掣”。我们临床观察发现,发作期的偏头痛病人患侧耳背血管充盈明显,根据“菀陈则除之”、“血瘀决之”的治疗原则,采用耳背放血治疗偏头痛具有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祛瘀生新的作用,“通则不痛”,从而达到镇静止痛之良效。“巅高之上,唯风可到”,风邪侵袭常为本病的发病诱因,“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经脉气血调和,风邪自除。放血不仅可以化瘀络,镇静止痛,而且可以祛除风邪,从病因上来治疗偏头痛。        
    2、自血穴注
    (1)穴位选取:从古代文献中可看出,治疗偏头痛多取少阳经及其所属腧穴。早在《灵枢·厥病》就指出:“头半寒痛,先取手少阳、阳明,后取足少阳、阳明。”李杲亦认为“头半边痛者,先取手少阳、阳明,后取足少阳、阳明,此偏头痛也。”张从正则论及“额角上痛,欲呼为偏头痛者,是少阳经也。”从取穴的角度考虑,治疗偏头痛亦多取少阳经腧穴,如《针灸甲乙经》指出:“热病偏头痛,引目外眦,悬厘主之。”杨继洲认为 “偏正头风,风池、合谷、丝竹空”、《百症赋》中亦曰:“悬颅,颁厌之中,偏头痛止”。自血穴注选取风池、阳陵泉,二穴均为足少阳胆经腧穴。风池穴位于项部枕骨下,胸锁乳肌和斜方肌之间,与风府相平,有熄风清热降火、通畅气血、止痛的作用。有研究表明针刺风池穴,发现该穴对脑血管的收缩与舒张存在双向调节作用。阳陵泉穴为足少阳胆经之合穴,又为筋气聚会之处,具有舒筋活络之功效。研究表明,针刺“太冲”“阳陵泉”可能通过调节血浆NE的合成与释放及NE与脑内阿片肤的协同作用而起镇痛作用;通过调节血浆ANP的合成与释放,从而改善脑血管平滑肌舒张和收缩功能,使偏头痛减轻或消失。
    (2)自血穴注的作用:自血穴注是将患者自身血液应用于穴位注射中。穴位注射疗法它不同于西医的静脉和肌肉注射给药途径,而是通过中医的经穴体系注射给药,可使药物的作用效应明显得到放大,而这种放大则是针、药、穴三者治疗效应的协同所形成的。除此之外,穴位注射疗法还具有趋病性、速效性、延长性等特点。①即时效应,在进针数分钟及数小时内产生,多为针刺和药物注入对局部刺激而引起;②慢效应,可在治疗数小时至1日内出现,与药物在穴区进行生物化学作用有关;③后作用,是在前两个治疗效应基础上调动和恢复患者自身的调节功能而实现。这种初期为机械刺激效应,通过经穴的传导得到即刻效应,中期为药物化学效应及后期的后作用效应,则使经穴与药物的综合作用得到发挥。这就必然使穴注后疗效的有效期得到延长,使疾病在这个较长的治疗过程中得到更彻底的治疗。它用药途径作用快而强,后者则与穴注时药的直达性有关,由于药物被约束在经脉中不向外扩散,加上组织液沿经脉的运输作用,药物可较快到达患病部位而速效。
    偏头痛病人的血小板比正常人的血小板更容易产生自发性凝集和粘附,血小板聚集的改变是引起血浆5-HT水平变化和产生偏头痛的原因。自血疗法能提高血氧饱和度,降低血粘度,降低红细胞和血小板集聚力,抑制5-HT的释放;还能调节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减轻钙离子内流导致的细胞损伤。因此能调节偏头痛时因神经活性物质变化导致的脑血管障碍,对偏头痛起到治疗作用。此外,自血疗法具有免疫双向调节作用,使患者免疫功能趋于自稳状态,从而调整偏头痛患者的免疫功能的异常。
    自血穴注作为一种非特异性刺激,将含有补体、酶类等多种元素的自身血液通过穴位注入风池、阳陵泉后,利用血液中丰富的血细胞、白细胞、抗体等在较长的吸收过程中所维持的对腧穴的刺激,更充分地发挥经穴的治疗作用。“自血”刺激穴位后的非特异性刺激作用会引起网状内皮系统的反应,最终达到提高机体免疫力、降低血液粘稠度,并可产生持久刺激,从而进一步调节偏头痛发作时因神经活性物质变化导致的脑血管舒缩障碍,对偏头痛起到治疗作用。
    3、耳穴点刺
    根据耳穴处方选穴原则,选取颞(枕)、胰胆、神门、交感、皮质下、内分泌。其中选取颞(枕),属相应部位取穴,偏头痛的疼痛部位多位于头的一侧,如果患者兼有枕部疼痛则加枕穴;按中医基础理论,头之侧部属足少阳经分野,故选取胰胆穴,疏通肝胆经气,通络止痛;神门、交感、皮质下、内分泌属按现代医学理论取穴,神门具有镇痛镇静作用,为止痛要穴;皮质下可以调节大脑皮层的兴奋与抑制;交感、内分泌可以调节植物神经及血管的舒缩功能。诸穴合用,共奏通经活络、解痉止痛、镇静安神之功效。
耳穴综合疗法是通过耳背放血、自血穴注、耳穴点刺总和作用来减轻血小板的聚集效应,改善血小板对5-HT等神经递质的调节作用及调整偏头痛患者的免疫功能,从而进一步调节偏头痛发作时因神经活性物质变化导致的脑血管舒缩障碍,对偏头痛起到治疗作用。

扫一扫,手机端浏览

患者服务
出诊信息
快速到达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