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西医结合治疗周围血管疾病研究进展
2019.12.16我国中西医结合治疗周围血管疾病研究进展
尚德俊
建国以来,我国中西医结合治疗周围血管疾病在继承和发扬传统医学的基础上,有了新的发展和提高,取得了重要成就,对发展中西医结合周围血管外科做出了贡献。现对我国中西医结合治疗周围血管疾病作一简要回顾和总结。
一、第一个时期(从1949年到1971年):以中医中药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为开端
以中医中药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一个疾病为开端,以病串证,同病异治,肯定疗效,总结中西医结合治疗经验。
1950年,河北省沧州著名老中医释宝山应用四妙勇安汤治疗肢体动脉闭塞性坏疽(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疾病)取得显著疗效。当时,释宝山应用四妙勇安汤治疗肢体动脉闭塞性坏疽的经验,在沧州农村流传已有30年。
1954年,河北省沧州专区人民医院在我国首先报道应用四妙勇安汤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取得显著效果。嗣后于1956年又报道应用四妙勇安汤和犀黄丸治愈34例动脉闭塞性坏疽的经验。
此后,各地相继报道应用中医中药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经验。北京中医医院魏正明(1957年)、山东省莱西县卫生院安省亮(1958年)、济南市中医医院李廷来(1959年)和王锦云(1959年)等先后报道应用四妙勇安汤、顾步汤、阳和汤、犀黄丸等方剂有满意效果。山东中医学院附属医院于 1959年开始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辨证论治进行临床研究。1958年吉林医科大学刘开琏、王嘉桔报道,应用四妙活血汤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取得满意效果,可控制肢体坏疽感染,促进分界线形成。1960年,雷爱光等报道应用四妙勇安汤治疗30例,28例取得满意效果。
1960年3月,在天津津沧医院,召开华北地区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经验交流会议。天津津沧医院报告,中西医结合以四妙勇安汤为主治疗120例,按照中医辨证论治分为四型:①虚寒型:散寒回阳、温经通络;②瘀滞型:活血化瘀;③毒热型:清热解毒、滋阴凉血;④气血两虚型:补气养血。这是在我国首先总结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辨证论治经验。李家忠报告426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对病因、诊断和治疗等作了详细讨论,认为中医中药治疗可以取得良好效果。王嘉桔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临床分期、诊断与鉴别诊断和中医中药治疗等提出了重要意见。
1963年,刘开琏、王嘉桔报告,应用四妙活血汤治疗120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优良率为59.1%,仅有3例高位截肢(2.5%)。并通过实验血栓、临床动脉造影、同位素廓清、动脉示波图和肢体血流量测定,证明具有扩张血管、促进侧支血管建立和增加肢体血流量的作用。这是我国首先进行中医中药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作用机理的研究。1964年,尚德俊、赵绚德总结 80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治疗经验,肯定中医中药的疗效。
1965年7月,在南京召开中医中药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临床研究工作会议,交流中西医结合辨证论治为主治疗931例,取得显著疗效,临床治愈和显效率为55%~83.3%,截肢率3.33%,明显降低了截肢率。雷爱光、顾亚夫、尚德俊、王书桂、王景春等总结报道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中西医结合辨证论治经验,并总结肢体坏疽的局部处理经验和外治疗法的应用。王嘉桔报告应用四妙活血汤治疗60例长期随访的结果和有关的原因。通过交流经验和讨论,与会者一致肯定中医中药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重要价值。1971年10月,在济南召开全国中西医结合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经验交流会议,中西医结合治疗有了比较成熟的经验,积累了2811例的治疗经验,平均截肢率2.65%。从中医中药治疗发展到中西医结合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经历了艰辛而漫长的道路。
中西医结合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要求明确现代医学诊断之后,再按中医辨证论治进行治疗,便于总结中医辨证论治规律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经验。即所谓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以病串证,同病异治,既重视中国传统医学的“证”,又不忽视现代医学的“病”,充实了诊断的完整性和治疗的全面性。
二、第二个时期(从1972年到1979年):周围血管疾病研究的新起点
1971年10月,全国中西医结合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学术会议之后,1972年,尚德俊主编出版《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防治手册》,总结我国中西医结合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经验。这对全国开展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治疗研究起到了推动作用。可以说,从中医中药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一个疾病,揭开了我国中西医结合治疗周围血管疾病研究的序幕。
1976年4月,在泰安市召开山东省中西医结合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经验交流座谈会。济南市立中医院总结肢体坏疽的处理经验。山东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对三期一级坏疽病人,在病情稳定,患肢血液循环改善情况下,施行趾或指切除缝合术,创口愈合优良率高达83%,保存了患者的肢体。还有总结白花丹参注射液、超声波和中药麻醉等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经验。
1979年4月,在辽宁省锦州市召开全国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学术讨论会。王嘉桔的《我国20年来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研究概况》,总结中医中药的治疗效果和作用机理,病理生理研究和外科治疗,以及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与“血瘀”的关系等。
由于中西医结合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获得成功和得到启发,根据我国传统医学的异病同治的理论和血瘀证学说,以证带病,从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一个疾病,至70年代末发展到中西医结合治疗周围血管疾病,取得了显著成绩。临床实践中发现,血栓性浅静脉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下肢静脉曲张、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闭塞性动脉粥样硬化、大动脉炎和雷诺综合征等周围血管疾病,虽然其发病原因和病理变化有所不同,但都可出现血瘀的共性,表现为瘀血、缺血、瘀斑、肿胀、粥样斑块、血栓形成、血管狭窄或闭塞,引起肢体血液循环障碍和微循环障碍,甚至出现溃疡或坏疽。这些不同的周围血管疾病出现的血瘀共性,都可以根据中国传统医学辨证论治灵活应用活血化瘀法治疗,以祛除瘀血,流通血脉,改善肢体血液循环,使疾病好转和治愈。1978年,尚德俊报道401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总结中西医结合辨证论治规律:①阴寒型:温通活血;②血瘀型:活血化瘀;③湿热下注型:清热利湿;④热毒炽盛型;清热解毒;⑤气血两虚型:补气养血法。虽然大多数为坏死期病人(占72.6%)。临床治愈率46.4%,总有效率87.0%,截肢率9.5%,使大多数病人保存了肢体,避免截肢。1979年,尚德俊在我国首次出版《周围血管疾病证治》一书,总结周围血管疾病治疗法则和具有一定水平的辨证论治规律。
由于周围血管疾病是血瘀症疾病,应用活血化瘀法是治疗周围血管疾病的重要治疗法则,受到普遍重视。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应用通脉灵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王书桂应用益气活血片治疗闭塞性动脉粥样硬化,王正甫应用活血温阳汤治疗雷诺综合征,陈城应用复元活血汤治疗胸腹壁血栓性浅静脉炎,奚九一应用清营解瘀汤治疗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等,都重视应用活血化瘀法治疗。吴肇汉等总结大动脉炎中西医结合治疗,活动期以养阴清热、宣痹通络为主,稳定期以活血化瘀为主,并口服强的松或地塞米松,以控制血管炎症,可取得满意效果。总结中西医结合治疗周围血管疾病的研究途径:首先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一个疾病入手,以病串证,同病异治,肯定疗效,总结中医辨证论治经验。随之又从血瘀证入手,以证带病,异病同治,总结周围血管疾病辨证论治规律,发展到中西医结合治疗周围血管疾病,取得新的进展。
这是一个很重要时期,对周围血管疾病的理论研究和临床研究奠定了稳固的基础。
三、第三个时期(这是80年代以来的情况):开拓中西医结合周围血管疾病研究新领域
1979年,尚德俊著《周围血管疾病证治》,和1980年10月,首先在济南召开山东省中西医结合治疗周围血管疾病学术会议,从而结束了20多年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单病研究的时代,开拓我国中西医结合治疗周围血管疾病研究。1983年11月,在西安市召开首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治疗周围血管疾病学术会议,周围血管疾病研究进入崭新的时代,为我国中西医结合周围血管疾病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1983年~1988年,尚德俊组织全国著名周围血管疾病专家、教授,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闭塞性动脉硬化症、下肢静脉曲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血栓性浅静脉炎和雷诺综合征的病因与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等,都进行广泛和深入的论述,以中西医结合治疗周围血管疾病笔谈形式分期在《山东医药》杂志发表。1993年,王嘉桔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和谭鸿雁对闭塞性动脉硬化症,也组织笔谈学术活动,分别发表于《吉林医学》和《辽宁医学杂志》。1997年,尚德俊组织周围血管疾病研究发展趋向与展望的专题笔谈,发表于《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这对推动我国中西医结合治疗周围血管疾病研究具有重要作用,和有很大影响。
以中西医结合治疗周围血管疾病临床研究为基础,开展理论研究、活血化瘀疗法及其原理的研究,以及血管诊断技术的进展和开展手术治疗,促进中西医结合周围血管外科迅速发展,取得了新的成就。
(一)动脉疾病研究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作为常见的难治性疾病,受到重视,开展了许多研究。1980年,西安市中医医院姜树荆报道中医中药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132例,临床治愈率45.5%,显效率48.5%,总有效率98.5%。1981年,河南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崔公让报告413例,以中医辨证论治为主治疗:①虚寒型:应用阳和汤或四逆汤;②气血淤滞型:应用化瘀汤;③湿热型:应用化湿祛痹汤;④热毒型:应用四妙勇安汤。同时重视创口处理和外治疗法的应用。临床治愈率59%,显效率26%,截肢率4.0%。同年,张怀忠报道针刺治疗181例,临床治愈率49.2%,显效率31.5%,无效率2.2%,认为针刺治疗具有调整脏腑功能,调和气血,通脉止痛作用。1982年,顾亚夫等(98例)和李廷来(33例)报道坏死期脉管炎的治疗,认为以中医辨证论治为主治疗,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及时切除坏死组织等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改善患者全身情况和患肢血液循环,控制坏疽感染,促进创面愈合,降低截肢率。1984年,河北省沧州地区医院袁鹤青等报道中西医结合治疗454例,临床治愈率72.9%,显著好转率14.1%,进步率8.4%,无效率4.6%。1985年,胡征林等报道应用清栓酶治疗142例,取得满意效果。凌兆熙著《中西医结合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1982年)和尚德俊著《中西医结合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1983年),全面系统地总结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临床经验。1986年,尚德俊、赵绚德总结活血化瘀法治疗144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取得满意效果。张秀英(1998年)应用活血化瘀法治疗630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临床治愈率53.5%,好转率39.5%,有效率5.4%,无效率1.6%。
郑萍、赵文光、杨博华和于爱莲等,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免疫发病机理进行许多研究,结果表明活动期体液免疫机能亢迸:IgG、IgA、IgM、CIC和抗动脉抗体阳性率明显增高;细胞免疫机能降低;淋巴细胞和红细胞功能下降,T细胞亚群百分率减少,T4/T8比例失调;还有免疫病理学变化。因此,认为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是自身免疫性疾病。我国学者还研究证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病人血液处于高凝状态。
同时,在大量临床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基础上,以中医辨证论治为依据,研制具有针对性的药物和方剂(中成药)取得了可喜成果。如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应用的通脉灵、江苏省中医研究所应用的通塞脉片 (1982年)和脉络宁(1985年)等,均获得科研成果鉴定。
闭塞性动脉硬化症,是全身性动脉粥样硬化在肢体局部的表现,为常见的慢性肢体动脉闭塞性疾病。随着我国人民饮食结构的变化和社会老龄化的发展,发病率日趋增高。由于常并发高血脂症、高血压病、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疾病等,治疗相当困难。1984年,王嘉桔报道闭塞性动脉粥样硬化84例,研究其临床表现特点,认为以中药为主中西医结合治疗有较好的效果。邓铁涛(1985年)治疗股动脉闭塞性硬化2例,应用活血通络法有满意效果,认为土元、水蛭能加强活血通脉作用。1988年,陈淑长报道141例早期闭塞性动脉硬化,认为属寒凝血瘀症,应用温脉通(温通活血法)和通脉宁 (益气活血法)治疗有满意效果。孙希龙等(1988年)报道中西医结合治疗 200例,临床治愈率53.25%,显效率21.57%,无效率5.23%。牛志世(1988年)报道应用熄风通络汤治疗闭塞性动脉硬化坏疽24例,取得较好效果。尚德俊总结中西医结合治疗(1988年),临床辨证分型为:①阴寒型:宜温通活血,应用阳和汤加味;②血瘀型:宜益气活血,应用丹参通脉肠;③湿热型:宜清热利湿、活血化瘀,应用四妙勇安汤加味;④热毒型:宜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应用四妙活血汤。同时兼取四虫片、通脉安,应用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有满意效果。1989年,余娟等报告1例老年性右颈总动脉粥样硬化,颈总动脉有中等程度粥样斑块形成,管腔狭窄,舌质暗,脉象沉弦迟。认为证属脾肾气虚血瘀,宜补益脾肾、活血化瘀,应用丹参饮、异功散加减治疗之后,颈总动脉粥样斑块消退,血流通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完全消失,血总胆固醇下降,对中西医结合防治高血脂症、高血粘滞综合症和动脉粥样硬化受到广泛的重视。张秀英(1993年)报告中西医结合治疗225例闭塞性动脉硬化症,应用辨证论治、药物静脉滴注疗法、药物动脉注射疗法和外治疗法,临床治愈率70.9%,好转率23.5%,无效率5.5%,截肢7例,死亡2例。王嘉桔统计闭塞性动脉硬化症765例,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优良率为50%~60%,高位截肢率为3.6%,死亡率在2%左右。1998年,尚德俊、赵绚德主编《中西医结合治疗闭塞性动脉硬化症》,总结闭塞性动脉硬化症治疗研究的新进展和成就。
近年来,糖尿病发病率增高,而糖尿病血管病变和糖尿病坏疽发生率随之增高,受到人们的关注。1993年,牛志世等报道糖尿病足57例(均伴有周围神经损害),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满意效果,有3例截肢。1995年,周涛等报道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血管病变51例,应用中西医结合辨证论治整体疗法,积极控制糖尿病,重视并发症的处理和患肢局部处理等,取得满意效果,临床治愈率35.29%,股部截肢者12例,死亡4例。1999年,陈柏楠等报道糖尿病坏疽82例,以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治愈率35.37%,股部截肢者21例(25.61%),死亡者5例。侯玉芬报道糖尿病坏疽121例,截肢者32例(26.45%)。1995年,杜钰生等报道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坏疽60例,强调辨证论治,使用足量胰岛素和积极患肢局部处理,临床治愈率93.3%,截肢3例(5%),死亡3例(5%)。近年来,由于开展中西医结合治疗,在控制糖尿病(血糖)的同时,重视辨证论治和患肢的局部处理,使截肢率降到0~5.3%,死亡率为0~5.8%。
高血脂症可使血液粘滞性增高,又是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因素。糖尿病病人容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近年来,我国学者对中药抗动脉粥样硬化进行大量研究。如活血化瘀药物和软坚清脉方药等均有明显降血脂和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我国于50年代已有针刺治疗大动脉炎的报道。1980年,房芝萱等报道 55例大动脉炎的中医治疗,首先对中医辨证论治进行研究。1985年,郑德裕等报道372例大动脉炎随诊观察,活动性病变占29.1%,伴有高血压者占 63.7%,有并发脑血栓、心衰、失明等,死亡率10.2%,黄夹卿(1986年)应用活血化瘀汤治疗5例效果满意。1987年,初洁秋等报道164例大动脉炎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活动期(热毒阻络型):应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用四妙勇安汤加味,并使用强的松等。慢性炎症期:①气血虚弱型:应益气养血、活血通络,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②气滞血瘀型:应行气活血通络,用血府逐瘀汤加减;③肝阳上亢型:应滋阴潜阳、活血化瘀,用镇肝熄风汤加减。瘢痕固定期:中医辨证治疗同前,重用软坚通络、活血化瘀药(穿山甲、鳖甲、土元、桃仁、红花、乳香、没药等)。同时,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加入丹参注射液、维生素C静脉滴注治疗,对改善肢体血液循环有明显效果,仅有3例施行手术。临床治愈率33.54%,好转率63.41%,无效率3.05%,死亡2例。同时,初洁秋研制应用脉炎消注射液取得显著效果。1987年严复圭等(73例),1988年陈敏等(63例)和刘兴远等(21例)报道以中医辨证论治活血化瘀法治疗有满意效果。
1975年,王嘉桔对雷诺病与雷诺征作了详细论述,指出两者的诊断标准。1980年贾景余、1984年孙武进、1986年陈淑长报告,应用当归四逆汤加减治疗雷诺病取得良好效果。1982年金学仁、1987年冷光顺报道,应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也取得良好效果。1990年,程运文报道40例雷诺病,应用温阳化瘀汤治疗,临床治愈37例,好转2例,无效1例。1991年,张秀英报道雷诺综合征98例,应用辨证论治:①虚寒型:应用温阳散寒法;②气滞血瘀型:应用益气活血法;③湿热型:应用清热活血利湿法。同时应用川芎嗪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疗效满意,总有效率92%。认为结缔组织疾病并发雷诺综合征,治疗甚为困难。
同时,开展患肢药物动脉注射治疗慢性肢体动脉闭塞性疾病取得疗效。
目前,中西医结合治疗周围血管疾病,手术治疗仍占有重要地位,并不能完全避免手术治疗。
1951年刘震华施行腰交感神经节切除术,和1955年徐宝彝等施行腰交感神经节切除术、肾上腺切除术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取得效果。1960年黄耀权等报道,对70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施行82次交感神经节切除术,有满意效果约60%。1962年刘开琏、王嘉桔报道50例施行55次交感神经节切除术,效果良好者只占36.7%,施行高位截肢者18.4%。认为只对早期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病例效果好,晚期病例效果差,复发率比较高。1964年钱允庆等和1966年李家忠等、冯友贤等先后报道,施行大隐静脉转流术、血栓内膜剥脱术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闭塞性动脉硬化取得效果。1979年于永显报道,施行交感神经节切除合并肾上腺次全切除术治疗310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经2个月至14年随访,显效率80.4%,复发率4%。1980年,李世英报道中西医结合治疗150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应用中药治疗加交感神经节切除术效果满意,有效率82.14%,认为中药治疗有效的,没有必要施行腰交感神经节切除术。1982年徐世连等和1986年陈立章等报道,施行游离大网膜移植术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有效果。1986年孙建民等报道,对71例晚期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下肢动脉广泛闭塞,而下肢深静脉通畅者,施行分期动静脉转流术,使动脉血液经静脉向患肢远端单向灌注,重建患肢血液循环,取得满意效果。1984年汪忠镐(57例)、1985年李良庚等(70例)报道急性肢体动脉栓塞治疗经验,施行动脉切开取栓术,救肢率为50.0%和 52.6%,后者的截肢率61.5%,死亡率为21.1%和18.6%。认为发病6小时或12小时以内施行手术取栓效果好,以挽救肢体;己发生肢体坏疽早施行截肢。1989年,尚德俊等报道中西医结合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387例,截肢率10.34%。王嘉桔(1984年)报道的闭塞性动脉硬化的截肢率为35. 0%。
(二)静脉疾病研究
1959年,曹景云报道6例胸腹壁血栓性浅静脉炎,均治愈。1966年,韩堃元报道1例下肢游走性血栓性浅静脉炎,应用清热利湿、活血通络法治愈。此后,有关文献报道陆续增多。1983年陈淑长(85例)、王景春(108例)报道,应用活血通络法治疗血栓性浅静脉炎,并用中药煎汤热洗患处,取得良好效果。1983年,裴玉崑报道29例胸腹壁血栓性浅静脉炎,应用清热解毒、理气活血法治疗,全部治愈。1986年,王景春报道50例胸腹壁血栓性浅静脉炎,应用活血汤加减治疗,治愈35例,显效10例,好转5例。1989年李东报道78例血栓性浅静脉炎(湿热型37例、血瘀型41例),应用银归桃承汤(为四妙勇安汤合桃核承气汤组成)治疗,治愈66例,好转11例,无效l例。1995年,谭鸿雁等报道胸腹壁血栓性浅静脉114例,内服清脉饮(柴胡、黄芩、丹参、赤芍、当归、泽兰、苡米、红花等)治疗,有满意效果,临床治愈率60%,总有效率96%)。
我国于60年代初期已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报道。目前,以中西医结合治疗可取得满意效果。1974年,尚德俊报道中药治疗12例取, 得满意效果。1979年,裴玉崑报道64例,以清热利湿、活血通络法治疗,并用中药煎汤熏洗患肢,临床治愈率45.3%,显效率21.9%,好转率21.9%,无效率 10.9%。1980年,唐祖宣等报道44例,以中医辨证论治和内服大黄蟅虫丸、犀黄丸治疗,治愈率43.2%,显效率36.4%,好转率15.9%,无效率4.5%。 1981年戴惠明应用复方木瓜汤治疗25例,1982年叶光华以清热活血、通里攻下治疗10例,1985年张雅洁应用解毒活血汤治疗50例,均取得满意效果。1989年,侯玉芬报道116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以中医辨证论治、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和应用中药熏洗治疗,临床治愈44例,显效40例,好转 28例,无效4例。认为发病30天以内治疗者效果好,临床治愈和显效率 92.5%,同时重视静脉急性血栓阻塞的溶栓治疗,开展静脉内注射尿激酶、蝮蛇抗栓酶等治疗。
50年代,我国已有下肢静脉曲张施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剥脱术,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施行血栓摘除术的报道。1964年,兰锡纯等报道9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有4例施行血栓摘除术,取得良好效果。1979年孙建民等报道69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有33例施行血栓摘除术,认为对早期髂股静脉血栓,症状期不超过2天,效果好。1981年朱仕钦等(105例)、1984年于永显(23例)、1985年王俊弼等(30例)报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治疗经验,认为发病3~7天以内,施行股静脉血栓摘除术,能恢复静脉回流,效果满意。1983年以来,孙建民、张培华、张柏根等通过临床和静脉造影观察,对下肢静脉疾病作了系统深入的研究。根据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演变过程,提出新的分类法和手术治疗。孙建民对1138例下肢静脉曲张进行静脉造影,发现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占54.7%,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占27.3%,两者占82.0%,单纯性大隐静脉曲张只占14.1%。张柏根对144例下肢静脉瘀血性溃疡进行静脉造影,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占60. 12%,深静脉血栓形成占26.58%,混合型占12.03%,有深静脉病变者占 98.73%。他们提出下肢静脉曲张新观念——下肢静脉曲张综合征,是许多下肢静脉疾病的共同临床表现。同时将下肢静脉疾病分为两大类:(1)下肢静脉血液倒流性疾病,主要是下肢深静脉、浅静脉瓣膜功能不全;(2)下肢静脉血液回流障碍性疾病,多见于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这些重要研究,对下肢静脉疾病的病因、病理、临床特点和血液动力学变化等都有了新的认识,促进我国中西医结合周围静脉外科的提高和蓬勃的发展。因此,认为应重视下肢静脉疾病的明确诊断,选择相应手术治疗。以往下肢静脉曲张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对下肢静脉疾病缺乏认识和了解。1995年,张秀英报告下肢静脉曲张并发溃疡677例,应用辨证论治,中药煎汤熏洗和外敷药膏治疗,有显著疗效,临床治愈(溃疡愈合)率74%,显著好转率 23.9%,总有效率99.89%。
(三)淋巴管疾病研究
50年代,我国已有服用活血软坚中药,结合熏洗、针刺、拔罐治疗丝虫病象皮肿取得疗效的报告。1960年,河南医学院治报告77例丝虫病象皮肿,应用通络消肿剂(归尾、赤芍、木瓜、牛膝、五加皮、丹皮、防己等),漏芦汤(漏芦、白芍、升麻、紫草、连翘、大黄等),结合患肢中药浸洗针刺治疗等,有软坚散瘀、消炎利水作用,能使患肢组织软化,粗肿减轻,治愈39例,减轻29例,无效9例。同年,周卫峰报道,应用针刺结合熏洗等治疗丝虫病象皮肿112例,取得满意效果。1980年,赵绚德报告10例丹毒,内服四妙勇安汤加味,结合白花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病人高热均在3天以内降至正常,皮肤炎症逐渐消退,全部治愈。1985年,张涤生等报告,应用烘绑治疗慢性肢体淋巴水肿1045例,其中原发性淋巴水肿112例(10.74%),丹毒反复发作 487例(46.69%),血丝虫病287例(27.52%),外伤78例(7.48%)。治疗后患肢肿胀明显缩小,丹毒停止发作,或发作次数明显示减少;有明显促进淋巴管再生作用,使肢体淋巴回流增加,治疗优良率66.67%~68.38%。1990年,姚念宠报告丝虫病象皮肿174例,应用马钱子散(制马钱子、穿山甲、僵蚕),中药煎汤熏洗患肢,并服用海群生治疗,对各期象皮肿均有效,总有效率72.79%。
由于中西医结合疗治周围血管疾病研究的广泛开展,不断积累和总结临床经验,全国学术活动空前活跃。1987年9月在南京市、1991年9月在石家庄市、1995年10月在福建省三明市、1999年10月在青岛市,召开全国第二届、第三届、第四届、第五届中西医结合治疗周围血管疾病学术会议, 1989年10月在福建省永安市召开全国中西医结合治疗周围血管疾病专病学术会议,1993年9月在济南市召开全国中西医结合治疗周围血管疾病学术研讨会,以及1990年10月在泰安市召开山东省第二届中西医结合治疗周围血管疾病学术会议等,均总结和交流中西医结合治疗周围血管疾病的经验和成就,推动我国周围血管疾病事业的发展。近20年来,我国中西医结合治疗周围血管疾病,在临床、基础、治疗机理的研究,以及手术治疗等,均取得新的进展和成就。撰写出版的学术专著有:尚德俊、秦红松著《中西医结合治疗周围血管疾病》(1990年),裴玉崑主编《周围血管病学》(1993年),尚德俊、王嘉桔、王书桂主编《中西医结合实用周围血管疾病学》(1995年).,陈柏楠、侯玉芬、周涛主编《周围血管疾病中西医结合诊疗学》(1999年)等。这四部周围血管疾病学术专著的出版,总结我国中西医结合周围血管疾病研究的进展和成就,标志着创立中西医结合周围血管疾病学,进入周围血管疾病新理论体系的创建时代。
当前,周围血管疾病研究,所面临的需要解决的问题还很多,还应不断实践,不断探索,不断前进。在新世纪,为推动我国周围血管疾病研究发展,提出中西医结合治疗周围血管疾病突破性进展的思考:
1.加强宣传防治 应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人们对周围血管疾病的认识,和自我保健的能力。特别是闭塞性动脉硬化症的发病率日益增高,常伴有高血脂症、糖尿病和高血压病等。因此,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控制饮食(低脂少盐),忌烟酒,保持精神愉快,适当活动锻炼等,都具有防治动脉粥样硬化作用,从而减少发病率,防止或减缓病情发展。
2.重视早期明确诊断 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取得疗效的关键。对慢性肢体动脉闭塞性疾病,如能够在动脉狭窄或动脉搏动良好时作出明确诊断,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就有可能逆转或延缓动脉狭窄病变的发展。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在发病7天内,作出明确诊断,应用中西医结合溶栓疗法,可以使血栓消溶,保护静脉瓣膜,恢复静脉回流,防止发生后遗症。临床诊断中,必须强调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使现代医学的辨病整体化与中国传统医学的辨证微观化向更深发展,以病为纲,病证合参,充实临床诊断的完整性和治疗的全面性,经过不懈的努力和经验的积累,创立中西医结合周围血管疾病诊断学。
3.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相结合 中西医结合治疗周围血管疾病,应充分应用现代科学新知识、新技术,多学科、多指标揭示“证”的实质。将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相结合,使周围血管疾病的各种证现代化、客观化,掌握病证变化规律,进一步提高认识疾病、防治疾病的水平,建立中西医结合周围血管疾病新理论体系。这不仅是提高临床疗效,而是关系到周围血管疾病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
4.不断提高临床疗效 不断提高临床疗效,是中西医结合治疗周围血管疾病发展的基础,是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和源泉。目前,慢性肢体动脉闭塞性疾病的临床治愈率为30~60%,国内外仍然把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闭塞性动脉硬化症、大动脉炎和糖尿病坏疽当作难治性疾病,肢体的病残率和截肢率仍然比较高。如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截肢率为5~15%,闭塞性动脉硬化症的截肢率为30%,糖尿病坏疽的截肢率为40%,急性肢体动脉栓塞的截肢率为50%。而下肢静脉曲张手术后复发率仍较高,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遗症(慢性瘀血综合征)在50%以上。这些,都需要进行深入研究,不断提高临床疗效,更好地解除人民的疾病痛苦。中西医结合辨证论治与手术治疗相结合,施行血管重建手术,可以迅速改善血液循环,缩短疗程,提高疗效,预防和治疗手术并发症,以及巩固疗效和控制病情发展。这是周围血管疾病治疗研究发展的方向,应加以重视。应把重点放在提高临床疗效,使周围血管疾病理论研究有可靠的、坚实的基础,才能取得突破性进展。
5.开展治疗作用机理的研究 应用中西医结合辨证论治活血化瘀法治疗周围血管疾病,在取得临床疗效和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应跟踪现代医学科学发展,应用现代药物化学、基础药理学和临床药理学的知识和方法,积极开展治疗作用机理的研究,深入研究周围血管疾病的各种治疗方法(包括外治疗法等),瘀血实质及其活血化瘀法(益气活血法、温通活血法、清热活血法、活血利湿法、滋阴活血法、行气活血法、通下活血法、养血活血法、活血破瘀法、补肾活血法——活血十法)等,阐明其治疗作用和调节机体各种功能活动的机理。使周围血管疾病治疗研究取得新成就和突破性进展,创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中西医结合周围血管疾病学。
6.研制更为有效的防治新药 目前我国,在中西医结合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已经研制应用许多传统剂型和新剂型药物,在治疗周围血管疾病和保护人民身体健康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后,从中药、天然药物中研制新药最有希望。进行药物剂型改革是发展方向。要开发研制高效药品,改变给药途径,使病人应用简便,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防治周围血管疾病的需要。研制新药,应符合中国传统医学辨证论治原则,注意对某疾病证型的治疗,明确适应症(证),便于临床应用。
从中西医结合治疗周围血管疾病整体来看,我们注重于肢体动脉疾病研究,还应加强对下肢静脉疾病和下肢淋巴管疾病的治疗研究。
2001年7月1日济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