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血化瘀法治疗周围血管疾病
2019.12.16活血化瘀法治疗周围血管疾病
尚德俊教授是我国著名中西医结合外科专家,对外科疾病的诊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特别是对外科血瘀症和周围血管疾病的开拓性研究,发展了中国传统外科学、传统“瘀血”理论和实践,并且丰富了现代外科学理论和临床内容,为外科血瘀症学和周围血管疾病学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1.外科血瘀症学与周围血管疾病
尚教授在系统研究传统外科学的基础上,重视临床实践,总结外科血瘀症的独特理论、外科血瘀症疾病及其活血化瘀治疗的丰富经验,同时强调血瘀症的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相结合,整体辨证与局部辨证相结合。根据中国传统医学理论结合现代医学理解,提出瘀血成痈、瘀血腹痛、瘀血癥积、瘀血四肢、瘀血脉络、损伤瘀血、瘀血性溃疡或坏疽、瘀血肿胀和出血后瘀血等外科血瘀症的病理学概念。结合临床实践,提出外科血瘀症的治疗经验为:调和气血是治疗血瘀症的理论基础,消除瘀血是治疗血瘀症的基本原则,温通活血法是治疗血瘀症的主要法则,排除脓血是治疗血瘀症的重要原则。尚教授指出凡是血脉瘀滞,气滞血瘀,气血运行失调而引起的各种病症,即为血瘀症。而周围血管疾病的主要病机是血脉瘀阻、经络阻塞,临床上有明显的血瘀表现,为外科血瘀症疾病之一,应用活血化瘀法治疗周围血管疾病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
2.周围血管疾病的血瘀症表现
尚教授将周围血管疾病的血瘀症临床表现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肢体疼痛:肢体瘀血。肢体动脉闭塞性疾病,患肢缺血、缺氧、瘀血,出现固定性胀痛或剧痛难忍,疼痛不易缓解;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肢出现胀痛或剧痛。
(2)肢体紫绀:慢性肢体动脉闭塞性疾病,由于瘀血四肢,常见肢端紫绀,呈紫红色或青紫色,或皮肤瘀点、瘀斑,为肢体严重瘀血表现。
(3)肢体青筋、肿胀:下肢静脉性疾病,由于瘀血留滞,常有患肢青筋纡曲怒张,伴有不同程度的肿胀,为血瘀症的典型表现。
(4)肌肤甲错:慢性肢体动脉闭塞性疾病患肢发生营养障碍改变,皮肤干燥、脱屑,指(趾)甲脆硬干厚;下肢静脉疾病慢性瘀血,足踝皮肤色素沉着、瘀斑、脱屑,或呈纤维性硬化,说明瘀血比较明显。
(5)肢体痛性结节、红斑或硬条索状物:血栓性浅静脉炎和各类血管炎,在肢体和胸腹部发生痛性结节、红斑或硬索状物,是由湿热下注和瘀结脉络所致。
(6)舌象与脉象:舌质红绛、紫暗、青紫,或有瘀点、瘀斑,舌下静脉曲张、瘀滞,这是全身血液循环障碍和微循环障碍的一种表现,是诊断血瘀症的重要依据。血瘀症的脉象多为沉涩、沉迟、弦涩等。
另外,血瘀症患者常有全身发热,微循环障碍和血液流变学异常等。肢体动脉闭塞性疾病的早期,尚未发生肢体坏疽者,是为瘀血痹症;发生肢体缺血性坏疽者,称为“脱疽”。尚教授指出,这实际上是肢体缺血性疾病(肢体血瘀症)发展的两个阶段。
3.周围血管疾病血瘀症治疗法则
尚教授根据我国传统医学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理论和血瘀症学说,从以病串证,到以证带病,探索周围血管疾病治疗法则和辨证论治规律。应用活血化瘀法治疗周围血管疾病血瘀症的原则是:调理气血,重视辨证论治,注意瘀血的部位和程度,内治疗法与外治疗法相结合,重视中西医结合治疗。周围血管疾病有明显的血瘀症表现,可以应用活血化瘀法治疗,但必须针对每种疾病各个阶段的特殊性,进行辨证论治灵活应用活血化瘀法,才能提高临床疗效。总结的活血化瘀十法是益气活血法、温通活血法、清热活血法、活血利湿法、滋阴活血法、行气活血法、通下活血法、养血活血法、活血破瘀法和补肾活血法,成为治疗周围血管疾病血瘀症的主要法则,同时创用临床疗效显著的系列活血化瘀方药。
4.内外兼治周围血管疾病血瘀症
尚教授十分重视周围血管疾病血瘀症的特殊性,注重中西医结合辨证论治整体疗法,强调内治法与外治法相结合,对周围血管疾病血瘀症的外治疗法进行了系统研究和总结,并创立许多临床疗效显著的外用方药。对周围血管疾病属气滞血瘀,瘀阻表现明显者,用活血通络法治疗,能够促进侧支循环建立,扩张血管,改善肢体的血液循环和微循环,并能促进静脉和淋巴回流,消除肢体瘀血肿胀;属寒凝血瘀,阴寒证明显者,用温经回阳法治疗,以温通血脉,解除动脉痉挛,扩张周围血管,促进肢体血液循环,改善患肢缺血状态;肢体坏疽、溃疡继发感染,局部红肿热痛,或有明显炎症,属瘀热证、热毒证者,应用解毒消肿法治疗。根据具体病情,选用熏洗疗法、贴敷疗法、掺药疗法等不同的治疗方法。对肢体慢性溃疡,创口经久不愈,属气血亏虚者,应用生肌敛口法治疗,在改善肢体血液循环和静脉瘀血的基础上,对促进慢性溃疡愈合有良好效果;对血瘀湿毒证较明显者,应用清热燥湿法治疗。这些熏洗疗法、贴敷疗法、掺药疗法等多种外治疗法相结合应用,具有抗菌消炎、清洁创口、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作用,能够促进创口愈合。
(陈柏楠 秦红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