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之路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刘瑞芬教授 传承之路 详细

成才之路

2015.06.12
来源部门: 作者: 系统

一、成才之路
    刘瑞芬教授的父亲是当地有名的中医大夫,她从小跟从父亲出诊为乡亲们看病,耳濡目染,父亲对她的言传身教成为了开启她步入中医药之门的钥匙。父亲从小要求她背诵《黄帝内经》、《汤头歌诀》等中医书籍,奠定了她学习中医的初步基础。刘教授亲历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艰苦的生活和遭受饥饿的人们给她幼小的心灵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培养了她坚韧不拔,吃苦耐劳的品质和沉稳踏实的个性。1970年刘瑞芬教授成为了大众日报、烟台日报的兼职通讯员,在此期间,她书写了大量的优质通讯文章,为后来编写中医妇科教材以及发表相关学术论文打下坚实的文字基础。1973年刘教授考试并推荐进入山东中医药大学(原山东中医学院)系统学习中医。在大学期间,师从徐国仟、张珍玉、周凤梧等学术元老,学习《伤寒论》、《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等中医基础知识。张珍玉先生是著名中医基础理论学家,对中医基础理论深有研究,长于治疗内科杂病。刘教授受其教导打下了坚实的中医学理论基础。周凤梧先生是著名的方剂学家,对中药方剂学有较深研究,并擅长治疗内、妇、小儿诸科疾病,著有《中药方剂学》、《中医妇科学》等。受其影响,刘教授不仅详尽学习了中药学知识,还初步对中医妇科学产生了兴趣。此外,当时的中医教学体系已比较完备,大学期间刘教授还积极学习了部分西医课程,全面系统的学院式教育使其拓宽了视野,特别是西医课程的学习为她以后在临床上综合运用中、西医手段诊疗妇科疾病奠定了基础。毕业后她留校任教,同时从事中医妇科的教学临床和科研工作,跟随郑慧芳、贾东鲁等妇科名老专家学习。1979年刘教授参加山东中医药大学举办的“四大经典培训班”,聆听李克绍、张珍玉、刘献琳、徐国仟、周次清、张洪彩等名师大家的讲课,再次深入学习《金匮要略》、《温病学》、《伤寒论》等经典著作。熟读四大经典,为以后从事妇科临床做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1981年,刘瑞芬在济南市中心医院进修学习西医妇产科,师从王宗莹主任医师,为将来中西医结合治疗妇产科疾病打下了坚实的西医学理论基础和实际操作能力。1986年刘教授于上海中医院参加“全国中医妇科高师班”,学习了由蔡小荪、朱南孙、沈仲理等教授讲述的中医妇科学,深入接触了各流派的学术思想。明确了辨证审因,结合女子生理特点而用药治病的原则,治法视症情转变,用药须根据疾病的不同阶段,灵活应用。 为其以后在治疗相关疾病及临证思路方面打下基础,由此,刘教授的学术思想开始萌芽。1985年至1990年期间,刘教授多次参加全国西医妇产科培训班,在这里受到苏应宽先生、江森先生等人的熏陶。刘教授认为临床医师不应有门户之见,应充分发挥中西医优势,中西医结合,衷中参西。自此,刘教授更加深入投身于临床实践之中,不断在临床实践中丰富自身经验和完善自己的中医学理论思想,孜孜不倦至今。刘教授以其严谨的治学态度、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技赢得病家和同行的赞誉。1994年,她主持了国家计生委、山东省科研计划课题主持了“宫宁颗粒剂防治宫内节育器出血副反应的临床及实验研究”,1999年在苏应宽教授、郭志强教授为该项目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及副主任委员对该项目进行评价:“在同类研究中居国际先进水平”。 获得1998年度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同时创制研发了国家准字号新药宫宁颗粒,该制剂强调以化瘀为重点,祛瘀清热补虚为其治疗大法。对于宫环出血,以祛瘀清热为治疗关键,后期兼顾补益气血,具有既止血又活血、标本兼顾、通涩并用的作用,在临床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并得到广泛推广。同时学术上主张气血为女子生身之本,创立了补调温通四步分期治疗排卵功能障碍性不孕的方法。提出了慢性盆腔炎“血瘀肾虚”学说,创制了疗效确切的慢性盆腔炎中医四联疗法,强调节育措施致异常子宫出血以祛瘀清热补虚为治疗大法。她提出诸多妇科疾病均与“肾虚血瘀”相关,主张辨病和辨证相结合,宏观和微观相结合,其学术思想逐步走向成熟完善。刘瑞芬教授现为山东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名中医药专家,中医妇科学术带头人。兼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妇科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山东省中医药学会妇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妇科分会常务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等职务。曾担任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妇科主任、妇科教研室主任 。刘教授临床擅长治疗月经失调、妇产科血症、妇科炎症、不孕症、节育措施并发症及副反应、痛经、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围绝经期综合征、各种流产等。先后在省级以上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撰写著作12部,作为副主编担任了《中医妇科学》、《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等4部国家级教材的编写工作。承担科研课题17项,其中国家级课题5项,曾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4项,省中医药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教育部多媒体课件大赛高教医学组三等奖1项,申报国家新药2项,培养博(硕)士研究生六十余名。

扫一扫,手机端浏览

患者服务
出诊信息
快速到达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