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思想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姜兆俊教授 学术思想 详细

姜兆俊教授治疗外科疾病的学术思想及临床研究

2015.03.12
来源部门: 作者: 系统

    姜兆俊主任医师出身于中医外科世家,从事中医外科医、教、研工作40余年,具有精湛医疗技术,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效果,丰富和发展了中医外科学内容。擅长诊治外科疾病,尤其对疮疡、甲状腺疾病、乳房疾病、周围血管疾病、皮肤病、慢性溃疡及部分疑难病的诊治,具有丰富临床经验和独到见解。其学术思想基本特点:(1)辨证重视整体观念,强调诊断明确。(2)治疗主张辨病论治与辨证论治相结合。(3)突出中医外科内、外结合治疗的特色。(4)结合现代医学理论和研究用药。(5)通过临床实践,丰富和发展中医外科学。

一、辨证重视整体观念,强调诊断明确
    中医外科独特的辨证方法,是以中医学辨证体系为基础,主张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全身辨证与局部辨证相结合。
(一)从整体观念出发,整体与局部辨证并重
外科疾病大都生于体表,既有全身表现又有局部表现,所以中医外科辨证特点是既要全身辨证,又要局部辨证。中医外科学理论体系的特点就是强调用“有诸内必形诸外”,“治外必本诸内”的人体内、外统一理论去认识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从而指导临床辨证论治。姜兆俊主任医师历来主张在整体观念指导下的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特色和优势,准确的辨证是临床立法、处方、用药的依据。因此,在辨证时一直强调要从整体观念出发,整体与局部辨证并重,并把二者结合起来综合分析,既重视全身脏腑、经络、气血功能失调在外科疾病发病中的作用,又注意局部病变对全身脏腑、经络、气血影响,从而达到辨证的完整性,以此观念来指导临床实践才能提高临床疗效。
例如,发生于体表的慢性皮肤溃疡特点为经久不愈,反复发作,病程较长。造成其疗效差原因之一就是往往以局部辨证代替了整体辨证,局部治疗取代了全身治疗,忽视了全身因素在本病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慢性溃疡的病理发展有其自身特点,姜兆俊主任医师认为“虚”和“瘀”为慢性溃疡基本病理特点。故临床治疗以益气活血为本。治疗中强调要采取以内治为主,配合外治以提高疗效。内治以益气活血为主,重在改善“虚”和“瘀”情况,通过改善机体营养状况和血液循环,使脓腐组织尽快脱落,肉芽组织尽早生长,加速疮面愈合。
(二)诊疗疾病明确诊断为先
中医外科诊疗疾病的特点是明确诊断为先。因此姜兆俊主任医师在临床中特别强调要诊断明确,将通过四诊获得的临床资料,从疾病主要症状入手,结合伴随症状和阳性体征进行再分析、归纳和综合以明确诊断,为今后治疗打下良好基础。例如:亚急性甲状腺炎(下简称亚甲炎)是一种甲状腺非化脓性炎性疾病,临床表现形式多样化和不典型,常常造成误诊与漏诊,甚至进行了不必要手术,导致永久性甲状腺功能低下。因此,正确诊断亚甲炎是临床上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姜兆俊主任医师在临床上特别强调两点:首先是要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其次要明确诊断。亚甲炎诊断主要依靠病史、症状、体征和部分实验室检查。只要详细询问病史,注重甲状腺局部表现,对甲状腺肿大疼痛的部位、性质和特点进行详细了解,同时结合本病所特有的实验检查方面的改变,即可正确确诊为亚甲炎。

二、治疗主张辨病论治与辨证论治相结合
    辨病论治和辨证论治都是中医学重要组成部分和基本特点,对临床实践有着重要的和规范性的指导作用。姜兆俊主任医师在治疗学上的基本学术思想就是以辨病论治为主,辨病与辨证论治相结合。
    辨病和辨证,是中医学从不同角度对疾病本质进行认识的方法,通过辨病,揭示疾病本质和发生发展规律,对疾病以后发展有客观的和概括性了解;通过辨证,把握疾病现阶段主要矛盾,使诊断更加深入细致。中医历来强调自身的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二者相互联系,相互补充。诊断时,先辨病后辨证;治疗时以病为纲,据病立法,拟定专方专药,然后结合寒热虚实辨证加减用药,实现辨病论治与辨证论治的结合。相对于辨证论治,辨病论治更注重疾病的整体性和主要矛盾及自身发生发展规律,注意总结疾病的辨治规律,探索疾病演变过程中的突出表现,并且具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法,它有着辨证论治无法代替的诊治方法。
    根据辨病论治和辨证论治的要求和中医外科疾病的特点,在临床实践中二者结合方式主要有二种。
1.分期论治:根据外科疾病发病过程中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病机变化特点进行辨证论治。主要适用于各种感染性疾病。姜兆俊主任医师认为此种方式的关键是病机辨证,重在详察各阶级的病理变化,从而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姜兆俊主任医师根据乳痈发生发展的过程,详察其不同阶段的病理变化,在临床实践中将其分为六期进行辨证论治。①瘀滞期;多见于初发阶段,病机为肝气郁结,乳汁郁积,气血凝滞。治则为疏肝解郁,通乳和营,解毒消肿。方用橘叶散或瓜蒌牛蒡汤加减。②化热期:病机为肝郁化火,胃热壅滞。治则为疏肝清热,通乳消肿,方用瓜蒌牛蒂汤加减。姜兆俊主任医师认为,此时发热恶寒,为气血瘀滞化热后热毒壅盛,正盛邪实,正邪相搏所致,并非表证,应以清热解毒治疗为主,反对使用传统解表法,牛蒡子可弃而不用。姜兆俊主任医师在治疗外科感染性疾病时,特别重视活血化瘀法的运用。乳痈初期,除以清热解毒法为主外,还需佐以和营行气通络之品,如当归、赤芍、川芎、穿山甲、皂角刺等,从而使热毒得清,经络疏通,气血通畅而恢复正常。③酿脓期:病机为热毒炽盛,脓将成或部分成脓。治则为清热解毒,活血消肿,托毒散结。组方时针对病因以消法为主,辅以理气活血通络之品,佐以辛散,芳香,透达之品,在上述瓜萎牛蒡汤加减的基础上酌加当归、赤芍、乳香、没药、白芷、桔梗、贝母等。穿山甲、皂角刺因其透托之力峻猛,可促使早日液化成脓及破溃,故在此阶段不宜使用,此时姜兆俊主任医师习用生小蓟,取其清润寒凉之性,能清水疏风,活血散瘀,消肿解毒,可“解一切疔疮痈疽肿毒。”④脓成期:病机为热盛肉腐,脓已成熟。治则为清热解毒,托毒消肿。方用瓜蒌牛蒡汤合透脓散加减。姜兆俊主任医师认为此时最有效治疗方法,外治以切开排脓,能使毒邪及时地随脓排泄于外,内治以清热解毒,清肿排脓,二者配合,可有效控制毒邪的发展和并发证发生。⑤溃脓期:多见于溃后早期,病机为脓毒外泄,正气损伤,余毒未尽所导致的正虚毒恋。治则为益气和营,清热托毒。方用托里消毒散加减。⑥收口期:见于溃破后期,病机为脓血大泄,气血两虚,湿毒留恋所导致的正虚邪衰。治则为补气养血,健脾益胃。方用八珍汤加减。
2.以固定方加减论治:就是针对某病的病因病机固定一方为基础,再根据具体病情加减论治,通治一病。除感染性疾病,姜兆俊主任医师在治疗外科其他疾病时使用最多的就是这种方式,其核心和关键就是要谨守病机,详察变化,辩病与辨证相结合。这种学术思想集中体现于对乳腺增生病的病因病机分析和治疗方法的选择上。对乳腺增生病姜兆俊主任医师主张要从整体与局部关系出发去认识病情,从脏腑辨证角度去分析病理变化。姜兆俊主任医师认为在本病发生发展过程中,主要与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有关,其中与肝、肾二脏关系最为密切。肝郁肾虚同为乳腺增生病发病之根本,在发病学上占主导地位,早期以肝郁为主,后期以肾虚为主;而由肝郁肾虚导致的气滞、血瘀、痰凝则为发病之标。对乳腺增生病治疗,目前国内多从肝气郁结和冲任失调出发进行分型辨证论治。姜兆俊主任医师依据多年的临床经验,根据基本病因病机,首先进行辨病论治,然后根据疾病发展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具体变化进行辨证论治。临床上以疏肝补肾、理气活血、化痰散结为基本治疗原则。拟定基本方如下:柴胡、香附、夏枯草、淫羊藿、鹿角霜、三棱、莪术、海藻、昆布、浙贝母、生牡蛎。在此基础上根据病情变化随证加减:①对乳痛症患者,当以疏肝理气止痛为主,选加青皮、陈皮、橘叶、延胡索、川楝子、白芍等。②肾阳虚明显者,可选加巴戟天、肉苁蓉、仙茅等温阳补虚。若乳房疼痛遇寒加重,肿块较硬,日久难消,同时伴明显阳虚寒凝表现,如畏寒肢冷、腰膝酸软或冷痛、面色●白、舌质淡胖、苔白、脉沉细等,姜兆俊主任医师主张采用王洪绪“阳和通腠,温补气血”原则,用阳和汤加减,药用熟地黄、麻黄、鹿角胶、白芥子等以温阳散结,与上述药物联合应用,可显著提高疗效。③有肾阴虚者,酌加天冬、枸杞子、何首乌等药。④经前乳房肿胀明显,证属脾虚湿盛者,可加茯苓、白术、泽泻、泽兰、益母草等。⑤经前乳房疼痛严重者,加山慈菇、延胡索、川楝子等。⑥乳房肿块难消者,加穿山甲、僵蚕、土贝母。⑦乳头溢清水样或黄色液体者,加麦芽、生山楂、神曲、薏苡仁;若溢血性液体,加旱莲草、花蕊石、白茅根、生地榆、三七粉等。

三、突出中医外科内、外结合治疗的特色
    外科的治疗特点在于整体与局部相结合的内外合治法,这是整体观念在外科治疗学上的具体体现,体现了局部结合整体,治标结合治本的治疗思想,是提高临床疗效的关键。姜兆俊主任医师在外科疾病治疗中就很好地贯彻了上述学术思想。例如对慢性皮肤溃疡,除了全身以“气虚”“血瘀”为基本病因病机论治外,对其局部病理变化也做了详细分析,并确定了相应外治法则和方药。姜兆俊主任医师认为慢性溃疡由于溃破日久,脓水不断,疮面脓腐组织部分或大部分已脱落,同时又有部分新生肉芽组织存在,二者之间无明显界限。因此治疗时宜祛腐生肌并用,临床根据脓腐组织多少、腐脱难易、肉芽组织有无,辨证使用祛腐类药和生肌类药。以明•陈实功《外科正宗•肿疡主治方》中的“生肌玉红膏”为基础进行了适当加减,组成了治疗慢性皮肤溃疡外用基本方:白芷、当归、紫草、儿茶、血竭、乳香、没药、大黄、黄连、黄柏、苦参、冰片、生甘草。诸药共研细末,撒于疮面,或制成软膏摊于疮面,或水煎外洗患部均可。若脓腐较多或患处红肿热痛甚至出血,证属余毒未清者,可加牛黄、地骨皮增强解毒化腐力量;疮面脓水淋漓不断,渗出明显者加用煅炉甘石、煅石膏、煅龙骨以澡湿收脓敛疮;后期可用珍珠、象皮等以加速生肌收口,且避免了升丹类药物的毒副作用。

四、结合现代医学理论和研究用药
    现代医学借助于各种先进的检测系统不断认识不同疾病各自的病因、病位、病理变化等特点,揭示疾病本质和发生发展规律,明确诊断,确立治则,指导治疗。运用中医学基础理论结合现代科学技术或现代医学研究成果,从中医学角度重新认识疾病的病因、病位、病理变化和预后转归,将能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同时利用现代药理、药效学研究中药,已成为筛选有效方药的重要手段。在辨病和辨证论治前提下,结合现代药理研究成果辨证用药,是提高临床疗效的有效途径。姜兆俊主任医师在临床实践中非常重视这一点,不断吸收现代医学研究的新成果来指导临床。
    例如现代医学认为:乳腺增生病发生是由于卵巢功能失调,内分泌功能紊乱或乳腺组织对性激素敏感性增加所致。姜兆俊主任医师治疗乳腺增生病时非常注意结合现代医学理论和研究遣方用药,如:①温阳药中的鹿茸、仙茅、淫羊藿、巴戟天、肉苁蓉等具有促性激素样作用或雄性激素样作用,可调整内分泌,拮抗雌激素,促进黄体水平。现代医学研究已证实此类药物可直接作用于下丘脑,对下丘脑—垂体—靶腺(肾上腺、甲状腺、性腺)轴各个环节都有明显的调整作用,通过对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进行整体的综合调节,使靶腺功能明显恢复,对乳腺增生病有直接防治作用。②海藻、昆布:内今丰富的碘,可刺激垂体产生黄体生成素,使卵巢滤泡囊肿黄体化,雌激素降低,恢复卵巢功能,同时有消痰软坚散结作用。③麦芽、生山楂、鸡血藤:有调整黄体功能,拮抗雌激素和泌乳素的作用。④疏肝理气、活血化瘀药物可改善全身和乳房局部的血液循环,促进雌激素在肝脏的灭活和改善局部的充血水肿状况,并可抑制组织内单胺氧化酶活力,抑制胶原纤维合成,从而促使乳腺内肿块及纤维吸收,终止或逆转本病的病理变化。生何首乌也有类似作用。

五、通过临床实践,丰富和发展中医外科学
    姜兆俊主任医师从中医外科学基本理论出发,在辨病与辨证基础上,对临床中出现的新问题在实践中不断地进行探索、研究和总结,形成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丰富和发展了中医外科学。在亚急性甲状腺炎和乳腺增生病其他问题上都有新观点和新方法。
(一)亚急性甲状腺炎
主要有二点:①注重阴虚内热在发病中的作用。一般认为亚甲炎多由肝郁胃热,外感风热,热毒循经上攻所致。我们在临床上观察到,部分病人还伴有潮热盗汗、手足心热、咽干口燥、乏力、舌红少苔、脉细数等阴虚内热表现,可见于发病早期或中期,多由热盛伤阴、阴不制阳所致。此类病人单用清热解毒药物效果欠佳,而且常常导致病程延长或愈后复发。因此姜兆俊主任医师在分析病情时特别注重阴虚内热在发病中作用,认为可将亚甲炎急性期分为热毒内结和阴虚内热二个证型,进行辨证论治。对热毒内结型以疏肝清胃、散风透邪为治疗原则,选用柴胡、夏枯草、黄连、知母、生石膏、金银花、连翘、大青叶、板蓝根、薄荷、牛蒡子等药物。阴虚内热型在应用上述药物基础上加用青蒿、鳖甲、地骨皮、玄参、生地黄等药物滋阴清,诸药配合使热毒得清,热疾病痊愈。②重用虎杖、雷公藤。姜兆俊主任医师认为亚甲炎的病因可能与“风湿热毒”有关。用药时除疏肝清热、解毒散结外,还要祛风除湿,这样才能将病因完全消除,减少复发。因此姜兆俊主任医师在临床上常常重用虎杖、雷公藤二味药。虎杖微苦酸平,善于祛风胜湿,清热解毒。雷公藤苦寒大毒,能祛风除湿,消肿止痛,以毒攻毒,可用于疔疮热毒。现代药理证实雷公藤具有抗炎、抗免疫作用,用以治疗亚甲炎起效快、疗效肯定。二药合用,既可消除病因,又能改变亚甲炎基本病理过程,可以缩短病程,减少复发,具有较好疗效。
(二)乳腺增生病的止痛措施
姜兆俊主任医师根据自己长期临床实践,总结出一套多层次多环节的止痛措施,具有明显治疗效果。中医认为,乳房疼痛的产生主要是由于肝郁气滞血瘀所致,因此,疏肝理气、活血止痛为首选治疗方法。药物常选用柴胡、香附、青陈皮、橘叶、延胡索、三棱、莪术、穿山甲等,其中橘叶理气止痛效果较好为必用之品。现代药理证实,柴胡、香附等理气药具有不同程度镇痛作用,活血药可改善乳房局部血液循环,使局部充血水肿得到改善,可用于一般乳房疼痛。对中度疼痛,可选用鹿角霜、淫羊藿、生麦芽、生山楂、鸡血藤等,此类药物有不同程度的拮抗雌激素或泌乳素作用,可改善由此所导致的乳房局部水钠潴留。对重度疼痛,选用含碘的海藻、昆布消肿止痛;山慈菇,内含秋水仙碱,故有明显的止痛效果和消肿散结作用。
 

扫一扫,手机端浏览

患者服务
出诊信息
快速到达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