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老中医学术思想
2022.09.21【学术经验】
(一)学术思想
秉承《内经》宗旨,遵循《伤寒论》六经辨证,重阳气、贵阴精。强调养生应顺天时,治病需形神兼顾。通过长期临床实践,形成看天看人看病的临证理念,治病善于和调阳气,滋阴填精,通调营卫。
1.以《内经》为宗旨,追求阴阳平衡
(1)“阴平阳秘”是人体正常状态,也是临证追寻之目标。人体变化起于阳气,诸如火热、内风、诸郁内结等邪气常因阳气失常而成。故医家更应重视阳气变动。
(2)营卫为阴阳之用。阴阳本不可见,可见者惟营卫,病则为寒热。营卫昼夜消长、循行不已,即是阴阳变化的外在征象,故从营卫可以见阳气,从营卫可以见神机,进而从营卫以燮理阴阳。应用营卫理论阐述慢病病机,形成通调营卫治疗慢病及精神病证的学术思想。
(3)强调脑病证治应注意宣阳调气。阳气病变,必然累及元神,伤及脑髓。此外,大凡周期性、波动性,或阵发性疾病多与阳气消长、营卫变化相关。又气者血之帅,“气有一息之不运,则血有一息之不行。”因此,宣通阳气,调达气机是临证首务。
(4)重视阳气,不忘阴精。阴阳不可离。张介宾曰:“以寒热见阴阳则阴阳不可混,以精气见阴阳则阴阳不可离”。故无论认识生理功能抑或病机变化,皆应重阳气又不远阴精。
2.六经辨证为指导
六经辨证适用于外感、杂病证治。用六经辨证方法,论治头痛、眩晕、不寐、口僻、抑郁症、焦虑症、胃肠病等常见病、疑难病。
3.发挥火热、痰热致病机理,用以阐释脑病火热、痰热致病机理
基于《素问·至真要大论》火热病机以及刘完素火热与朱震亨痰热等病机理论,结合临床,不断补充、完善与发展,形成火热责在阳气旺盛,有阳气才能生火热的理论认识。将重阳气的思想扩展到对火热致病机理的阐述及临床实践。
(1)强调火热致病的普遍性与脑病火热病机的多样性。提出火热病邪是脑病重要致病因素,开展脑病火热、痰火、痰热致病机理与证治研究。火热病邪既可径直犯脑,扰乱神明,闭塞清窍,化火生风;又能灼伤液津、聚生痰瘀、壅滞气机,久则耗气伤阴,引起继发病变。倡导清热泻火法用于脑病临床,善于化裁使用经方。如,用葛根芩连汤、小陷胸汤、白头翁汤等治疗脑病,随证加减应用。
(2)脑病痰热证的发挥。痰热是临床常见病因。诸如中风、痴呆、痫证、躁狂、不寐、头痛、眩晕、健忘、郁证、抑郁症、焦虑症等,均可见痰热证候;痰热久结,伤阴耗气,提出清热化痰与养阴益气,通络荣脑并举的治法。
(二)临床经验
1.从肝胃实、脾肾虚论治中风
(1)急性中风,治重火热 火热致中具有以下特征:①急暴性,②阶段性,③挟气、挟痰、挟瘀。急性中风的风火、风阳、火热等病理因素根在气机逆乱,《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阳之气,以天地之疾风名之”。《中风斠诠》曰:“五志之极皆生火,火焰升腾则风亦动”。阳气病变将风火、肝紧密联系在一起。
“气有余便是火”,火热能化风,治风当先顺气,气顺则火热不生,内风不起。故临床治疗急性中风重在清泻火热,泻火要在调畅气机。故《医林绳墨》曰:“善治风者以气理风”。
(2)提出中风邪实治肝胃,正虚补脾肾的证治规律。治肝如调气、降火、平肝、潜阳、镇肝等;治胃常用通腑泻热、化痰通络、和中降逆、泻浊导滞,或肝胃并治。气虚宜补脾,益气活血、益气养阴、益气化痰等治法皆由此出;阴虚见于肝肾,以肾阴亏虚为本,故阴虚治宜滋肾填精,而滋阴潜阳、滋阴活血、滋阴化痰则是其变法。邪实与正虚难以绝对分开,故治肝胃与补脾肾常相兼并用。
(3)中风阴虚证治。《临证指南医案·中风》论病机有“精血衰耗”之说。阴虚当补,育阴以滋补肝肾为要,用味厚滋降之物,直入下焦,补阴精之不足。强调肝肾阴虚,木失水涵,肝阳偏亢,阳化风动,内风动越,为阴虚中风之病机,故育阴熄风中宜加镇潜平肝之品,尤以介类为佳。饮食调养不可疏忽。
(4)积极开展中风预防研究。在“火热致中”的基础上,系统研究火热病邪与人迎脉积(颈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发展、危害、转归之关联,用清热泻火法加以干预,采用清热泻火、化痰散积为基本方法治疗人迎脉积。
2.构建头痛六经辨证体系
(1)倡导六经分证论治头痛。进而建立头痛六经辨证体系。
(2)结合临床,提出内伤头痛重视太阳、厥阴的观点。
(3)临证崇尚经方,巧用风药,精于配伍。葛根汤、葛根芩连汤、白头翁汤、黄芪桂枝五物汤、柴胡桂枝汤皆为临床所常用;将风药灵活应用于头痛证治中。葛根芩连汤治疗湿热头痛,葛根汤治疗颈源性头痛,陈茶芽煎治疗顽固性头痛,酸枣仁汤治疗紧张型头痛等。
(4)用药别具一格。头痛擅用白鲜皮、苦参、天麻、何首乌、玄参、土茯苓等;虫类药则以蝉蜕、僵蚕为主。
(5)创制头痛新方。如,平肝实脾方、玄参天麻汤、泻火平肝方、头风方治疗偏头痛、丛集性头痛;菊花方治疗紧张型头痛等。
3.急性口僻从阳明论治
总结出从阳明论治急性口僻的规律,临证擅用经方。本病责在阳明经脉受病,面部筋脉失养。治从阳明着眼,祛邪通络,补虚扶正。常用葛根汤、桂枝加葛根汤、黄芪桂枝五物汤化裁。
4.用阳气与神机理论指导抑郁症证治
首倡“阳郁神颓”是抑郁症重要病机,提出“神颓志衰”是其复杂临床表现之核心。倡导“宣阳开郁”为治则,临证常用桂枝汤、竹皮大丸、三物白散、小陷胸汤、桂枝人参汤等,擅用桂枝、白芍、炙甘草、龙骨、牡蛎、川贝母、瓜蒌、人参等。
5.用营卫理论指导脑病证治
营卫理论是《内经》的重要内容,对认识与研究神经功能以及神经疾病具有指导作用。无论是运动、感觉、自主神经、人体的节律性变化以及神经病变,多可用营卫理论阐释,并能指导临床处方用药。以营卫理论指导,认识不寐、麻木、痿证、汗证、微风(面肌痉挛)、中风、肉苛等,用经方论治,临证常用桂枝汤、葛根汤、麻黄汤、黄芪桂枝五物汤、桂枝茯苓丸、桃核承气汤、侯氏黑散、顾步汤等。
6.形神合一,重视调神
将重阳气的思想落实到临证。神生于阳气,养生健身,治病延年,皆应以神为本,故临证重视调神。如,(1)依据《内经》营卫睡眠理论,探索不寐病机,崇尚“神主”说。深入分析当代不寐病机特征,其中对郁热、痰热、瘀热、火热、阴虚不寐病因及证治多有阐发,临证长于使用清热、开郁、化痰、活血、凉血、柔肝安神等方法。(2)治疗微风(面肌阵挛),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常加入重镇安神、养血安神之品。(3)治疗抽动症每加安神之品,神安则静,内风乃平。(4)治疗痛证,必需调神。诸痛皆由心主,心动则诸疾峰起,心寂则万病皆息。痛证兼顾调神,常常事半功倍。
7.善用经方
将葛根芩连汤用于中风临床,对火热证、痰热证、湿热证,皆可随证而施,火热加栀子、夏枯草、生地、当归;痰热证加瓜蒌、天竺黄、半夏、炒莱菔子;湿热加茵陈蒿、泽泻、滑石粉;痰瘀痹阻合桂枝茯苓丸;痰热郁结则合小陷胸汤;阴伤加生地、麦冬、玄参、石斛;气耗加党参、黄芪。它如,用白头翁汤治偏头痛、狂证等,柴胡桂枝汤治偏头痛等位症,桃核承气汤、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柴胡桂枝干姜汤等治痤疮,当归贝母苦参丸治疗肝经湿热瘀阻之郁证、胁痛、淋证、便秘、头痛等。
【擅治病种】
擅治脑病、内科杂病以及疑难病证,病种涵盖内、外、妇、儿科。
1.脑血管病
脑为元神之府,又为清虚之府。只受脏腑清气,不耐浊气干扰。脑病邪实常见风、火、痰热、痰浊、瘀血,治宜祛邪;虚证不外气血阴阳不足,脑髓空虚,治当补益气血阴阳,填精生髓;兼以调神益智。
(1)不寐
提出少阴心肾水火升降导致卧寐异常。心肾藏水火、主精神,故从少阴调治卧寐异常。病机不出正虚邪实两方面,正虚主要见于阴虚、血虚,邪实主要有郁热、瘀热、痰热等。
- 提出中风营分证证治
该证多见于出血性中风,也常见于糖尿病并发中风,证似温病热扰心营,实由素体阴亏,瘀热内生,扰于心营,又称中风热扰心营证。常用的安宫牛黄丸、白虎汤、黄连解毒汤、防风通圣丸、清瘟败毒饮、清营汤、加减复脉汤,一、二、三甲复脉汤,大、小定风珠等,临证皆可随证应用。
(3)抑郁症
病机要在阳气郁痹,神机颓废。治疗抑郁症须畅达阳气,以鼓舞脏腑气化,振奋精神,又能杜绝痰热瘀等邪气孳生。振奋神机,宁心安神是治疗抑郁症的重要方法。以桂枝汤化裁,创制开郁振颓汤、宣阳开郁汤等。
(4)人迎脉积
阳明火热灼脉、灼津、灼血,导致人迎脉损伤,痰瘀凝结,导致人迎脉积。火热日久,耗气伤阴,导致痰热瘀结、气阴损伤的复杂病机变化,形成中风的发病基础。提出清热泻火、活血散积法治疗人迎脉积,用葛根黄芩黄连汤加味进行临床干预。
2.脾胃病
(1)根据中焦主司升降出入的原理,用“实则阳明,虚则太阴”病机理论,发半夏泻心汤组方之秘,临证以之化裁,治疗痞满、胃痛、呕吐、腹胀、泛酸以及不寐、头痛、痤疮等病证。
(2)木植土中,木能疏土。常用“疏肝和胃法”治疗胃痛、痞满、腹胀、便秘、泄泻等。用温肾健中法治疗久泻。自拟天麻白术汤、加减胃关煎等。
3. 心血管病
心、血、脉、神明与阳气五位一体,以此立论辨识心病。治疗胸痹、心痛、心悸等,常用方剂有桂枝甘草汤、炙甘草汤、黄芪桂枝五物汤、生脉散、保元汤以及补阳还五汤、当归四逆汤等;用大柴胡汤合白头翁汤治疗肝胆湿热瘀阻心悸;用小陷胸汤、瓜蒌薤白半夏汤治疗胸痹。
4.儿科疾病
(1)小儿外感发热,咳嗽。从邪犯肺卫治疗外感发热,擅用疏风透热法、清热凉营法等;遵从《内经》咳嗽皆“聚于胃,关于肺”的论述,临床擅用二陈汤、六安煎、桑菊饮。
(2)儿童抽动症。提出“识证从风,治求心肝”的观点,用以指导临床。并创制清肝方、宁心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