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肝病专业创建于1959年,是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成立最早的科室之一,现已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国家级重点科室。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国家卫健委重点专科、国家中医管理局重点学科,山东中医药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山东中西医结合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科室技术力量雄厚,形成了优秀的专业人才团队,现有医护人员26名(医师14人),其中高级职称6人,博士学位5人,硕士学位8人;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4人;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1人,山东省名中医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1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2人,山东省名中医学术经验继承人2人;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1人,山东省高层次优秀中医临床人才3人。多人在中华中医药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分会肝病专家委员、中国中医药协会肝病专家委员会、中华中医药学会感染病分会、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等兼任副主任委员、常务委员,3人为山东中医药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山东中西医结合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科室秉承以中医中药为主,中西结合的防治理念,形成了独特的学术思想和诊疗经验,在全国具有较高的学术地位,为山东省中医药防治肝胆病的龙头单位。多年来,致力于中西医结合防治各类肝胆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注重发挥中医药特色疗法和疗效优势防治各型肝炎、肝硬化、肝衰竭、脂肪性肝病、酒精性肝病、原发性肝癌、肝囊肿、胆囊结石、胆囊炎、胆囊息肉及上消化道出血等疾病。特别是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脂肪性肝病、肝硬化腹水、肝癌及各种胆系病证的治疗,形成了中医药治疗的优势与特色,已经形成以王文正学术思想为代表的齐鲁王氏中医肝病学术流派,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科室配备B型彩色超声诊断仪、无创肝纤维化诊断仪、血液净化仪、肝病治疗仪、结肠治疗仪等大型诊疗设备,常规开展腹部超声诊断、无创肝纤维化诊断、肝穿刺活检、肝脏肿瘤消融及人工肝技术等治疗。承担国家“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重大专项课题10余项,省部级课题20余项,厅局级课题30余项。获得省部级奖励4项,厅局级奖励10余项,发明专利申请7项;出版学术论著20余部,发表相关学术论文数百篇。牵头制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指南2项,参加制定中华中医药学会肝病分会指南6项,参加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脂肪性肝病、肝硬化及腹水、原发性肝癌等病种诊疗方案及临床路径的制定。肝胆病学科是国内较早中医内科肝胆病专业硕士及博士点,1985年起为中医内科肝胆病专业硕士点、2002年起为中医内科肝胆病博士点。目前共培养博士研究生10余名,硕士研究生100余名。每年接收规范化培训医师100余名,国内外各医院进修生20余名,承担山东中医药大学各层次的课堂教学和临床带教工作。优势病种:1.慢性乙型肝炎: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在抗病毒的基础上,通过中医理论整体调控、辨证论治,达到抗病毒、 抗炎保肝、免疫调节、逆转纤维化的作用和功效。2.肝硬化:对早期肝硬化的治疗,强调健脾磨积、补肾清肝、化痰散结、活血通络等治法的应用,达到逆转肝硬化、阻断肝癌发生的目的;充分运用脐疗、外敷、穴位贴敷等中医特色疗法,有效防治肝硬化腹水,减少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3.原发性肝癌:在经皮无水乙醇穿刺术、微波消融术等治疗的基础上,通过中医辨证施治、整体调节与介入、消融等治疗的结合,对根治早期肝癌、防止中晚期肝癌复发转移,提高生活质量与生存期等方面疗效显著。4.肝衰竭:在充分发挥中医药治疗危急重病优势的基础上,结合人工肝等综合治疗,纠正肝脏功能衰竭。5.脂肪性肝病:充分发挥中医辨证施治、整体调控的治疗优势,结合日常养生保健,达到减肥、调肝、降脂、降糖、降压的综合治疗效果,有效降低治疗费用。6.胆囊炎:重视饮食、情志的调理,结合中医辨证论治,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防止复发。7.胆石症:充分运用耳穴按压、针灸针刺及中药调理等综合治疗手段,促进结石的排出,减少结石的再生。